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天是2022年的最后一天,读着大咖们发的新年献词之类,想起自己在10月16日的一早,在出行地的房间里踱着方步,曾用录音转文字的方式,留下过一篇短文。当即顺了一下文字,但因为满眼都已是会议报告和相应的正式解读了,就没想要去发布它。在今天这个辞旧迎新的当口,放出来倒也是应景的……

2022年10月16日上午7:55成稿

今日上午十时正,中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即将隆重开幕。当此之际,我对大会的寄望是伟人当年曾说过的话:开成一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但我们也要真正想明白:团结和胜利到底来自于哪里?对此我想到了五条:

第一,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有一些因素,我们是无法把控的。有一些现象,本身就是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表现,也是无法违拗的。更有一些难题和挑战,是需要全人类共同面对的,并非哪些偏偏只是和我们过不去。我们能努力的,只能是顺势应时、顺势而为,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老人家早就说过,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任何时候都不要去顾影自怜、怨天尤人,还是要反思醒悟自身,自省自强自立。

第二,务实做到人民至上。以人民为根基和目的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科学的发展观。没有经济社会的长治久安,没有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宁,也就失去了中共执政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在这个问题上,不是要看嘴上怎么说“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而是要看实际上是怎么做的,尤其是最后老百姓真正得到了什么?

第三,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新中国七十三年发展史,都证明了一条颠簸不破的真理:什么时候我们这个党、我们这个国家,能够践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什么时候我们的发展就会比较快,效果也比较好,老百姓得到的实惠也比较多。什么时候我们对实事求是采取机会主义的态度,并不打算真正实行而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那我们的事业就会遭遇挫折,我们的发展就会比较的不那么顺利。实事求是,关键是要做到心口合一,言行合一,知行不能脱节。怕就怕仅仅只是把它作为一种口头的标榜和宣示,但内心和行为,并没有打算认认真真地去做,老老实实地去做。

第四,努力践行全面创新。在21世纪的世界,一国一地发展最深厚的竞争力,在于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各展所长、各得其所”。改革开放40多年来,依赖粗放增长的高速度阶段已然过去,依靠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已然来临。不认清这个大的、历史性的变革,还习惯于沿着传统粗放增长的轨道滑行,那我们难免要落入“中等收入的陷阱”。但创新不会凭空而来,首先要靠解放思想,靠舆论的宽松和精神的自由。同时还要靠创新文化的发展,靠有强烈创新意识的人才遍地崛起、大展宏图。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特别是人文创新,应当是三位一体、浑然天成的。试想当然如果没有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人文创新,何来“大包干”和市场经济的制度创新,又何来包括科技创新在内的全面创新?

第五,还是要讲共同价值。中国发展是要有自己的特色,但最终还是要融入人类文明的大潮。什么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观?譬如和平、发展,平等、自由,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等。没有这些个东西,对内不能开启民智,对外不能融入全球。

不要以为价值观只是一个虚的东西,但它其实是最实在不过的了。现在可以看得越来越清楚,价值观是个带有根本性意义的东西,是我们发展的灵魂。我之所以特别推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人文奥运”的价值取向;之所以一再把浙江区域竞争的竞争力,归结为包含着“人文经济”在内的四张金名片;之所以反复强调经济绝不是我们表面上所看到的GDP总量的扩张和社会财富的积累,而一定要看到所谓的经济,是人作为主体、所参与的创新创业和创富的活动。而人又是有思想的,人的行为是由思想去支配的。人的思想灵魂,其实就是价值观的取向和偏好。脱离了人的价值观来讲人的行为,那就会失去方向和动力。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一个最大隐忧是:仅仅停留在物质财富的竞逐上,而失去了对于人类先进文明的不懈追求,我们这个国家能不能实现和平崛起?而崛起之后,又能不能受到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应有的尊重? 

学习和贯彻二十大会议精神,要和解决我们当前面临以及未来发展的问题很好结合起来。简单说就是“五个须”:一是办好自己的事情须“聚焦”;二是人民至上须“兑现”;三是实事求是须“落地”;四是全面创新须“突围”;五是共同价值须“遵循”。

话题:



0

推荐

刘亭

刘亭

541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