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亭:学习 “共同富裕”有感

“党的二十大报告已全文发布。认真学习大会文献,感慨良多。今日再就“共同富裕”一题,谈点粗浅的学习体会……”
2022年10月26日成稿
这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文字中点到“共同富裕”的共有八处。一是在讲到“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时,肯定了“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二是在讲到“中国式现代化”时,一连出现了三次:“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
“党的二十大报告已全文发布。认真学习大会文献,感慨良多。今日再就“共同富裕”一题,谈点粗浅的学习体会……”
2022年10月26日成稿
这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文字中点到“共同富裕”的共有八处。一是在讲到“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时,肯定了“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二是在讲到“中国式现代化”时,一连出现了三次:“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
“9月7日下午,浙江经视来联系我,问能否去他们那里做一个节目,是关于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采访的。“寻摸”到我头上,大约还是因为6月18日,我应《浙商》杂志之邀,在缙云的峰会现场,曾做过一个2022浙商全国500强榜单的解读吧。晚上6点多,收到了这次问题的提纲,于是潦草成章,次日上午10时前就仓促上阵了。准备得显然不够充分,但应急响应,也只能如此了。当晚的浙江经视《茅莹今日秀》栏目,几乎是未加剪辑地作了全程播发。...
“2021年底,曾应约撰写了《精心培育形成区域经济的主体形态——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的经济工作实践》一文,送呈新成立的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4月28日,2022年第一期也是创刊号《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正式发行。经过编辑部的认真修改完善,本文有幸作为“学习感悟”之一刊载出来,题目调整为《培育形成三张“金名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聚焦...
这是一份为参加稳经济圆桌论坛准备的发言提纲,2022年6月9日成稿。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对经济形势的研判:“需求不足、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今年以来,疫情点多面广频发。一季度GDP 增长4.8%,低于5.5%的年均预期增速。其中3月份增速下挫,4月愈烈。有人预测,上半年或可增长2%左右。
当前面临的经济困难原因有三:一是疫情冲击,但绝没想到会对经济造成这么大的打击;二是预期弱化,但绝没想到会对主体造成这么大的削弱;三...
“日前,有幸接受主流媒体的视频采访,话题主要是关于“稳住经济大盘”的。现将事先酝酿的不成熟文案记录在此,以为渊薮。”
2022年5月30日成稿
一、您怎么看待5月25号国务院稳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的规模?
答:大阵仗是因为遇到了需要紧急解决的大问题。一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及深度承压,全国上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对此亟待达成共识。二是中央政府业已形成的应对思路和重大举措,必须以最强力...
“从根上来说,三个《意见》不过是深化市场化改革的“一台戏”罢了,无非细分了几个“折子”,不要想得太多了……”
1
2022年4月10日,新华社编发新闻通稿,转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2022年3月25日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一文。为此,引发了网络上的一些舆情,似乎此文是回归至计划经济的风向标,今后市场经济便可“偃旗息鼓、黯然退出”了。
其实,只要认真研读一下文件的内容本身,就不会去相信那种“顾...
“两会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当日,应《杭商传媒》马晓才社长的邀约,对《报告》中关于民营经济的内容,谈了一些个人初步的学习体会。7日,文稿作为该融媒体的《读报告谈感想之一》发布了出来,现在我的《刘亭随笔》上再予转发,题目调整为《“稳中求进”要切实稳住民营经济的预期》。一来感谢媒体人的盛情,二来也是在自家公号上留点记录……”
面对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和国内 “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
此文为《浙商》记者陈晓2022年1月24日对我的采访,曾发表于《浙商》2月合刊《特别策划》栏目P61-64。衷心感谢媒体人的再创作。
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经济会议,首次提出2022年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经济压力,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那么,在全球新冠疫情反复的形势下,国内宏观经济能否“稳”出发,“稳”进取?民营经济大省浙江将如何应对,以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的一年,又...
问题在于“牵头”成了“主办”,“指导”成了“领导”,部门既管办不分、又不安心当好“后勤部长”。各类中心无论人员编制还是资金来源,都往事业单位的一套去靠,整体运行过于行政化了,最后养人不少、效果不彰。
推进产学研协政相结合,呼应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建设好一批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对此,省里已将相关工作摆上了日程,但现在主要是要解决好这些中心的定位和机制问题。共性技术攻关和研发突破,的确需要政府牵头...
过去实现小康,只要调动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就可以了。现在要在全面小康的基础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一步实现现代化,那就必须要完成动能转换,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轨道。那顺理成章的,就是要极大调动参与创新活动的那些脑力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内生积极性。
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农村改革的突破又始于实行“大包干”。什么叫“大包干”?无非三句话:“缴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前面两句话是刚性的,是法...
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宿命论;我们面对的这个现实的世界,从来都是在主客观、你我他的联系和互动中发生变化的。从人类主体“以我为主”的角度来看,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天无绝人之路。越是多重压力、千头万绪,越是要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千万不能急、更不能乱。工作中的章法为什么会乱?背后反映出我们的思想有点乱。
年末岁尾,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比较严峻,中央讲了“三重压力”。为此,新一年的经济工作要特别强调“坚定清...
“先富后富论”不过是说了一句大实话
——共同富裕系列杂谈1
2021年10月31日
在我实名公号(《刘亭随笔》)发文千篇的基础上,今起新开设一个不定期的系列杂谈,专门来聊一聊和共同富裕有关的话题。打头的第一篇,要不就从小平同志讲的“先富后富论”开始说起。
共同富裕一直是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小平同志,始终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其实,改革开放何以提出、何以发生、何以成为二十世纪中国和世界发展史上最伟大的...
时近年末岁尾,照例都在后顾前瞻。离开现职岗位既久,已极少过问经济运行方面的数据分析研究。仅从走马观花、街谈巷议的一些印象,谈点支离破碎的断想……
▼
今年以来,经过全省上下一致的共同努力,浙江的经济运行相当不错。前三个季度的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沿海主要省市首位;结构调整也亮点多多,取得了不少新进展。
但是,这只是全国经济中低速增长中的略微领先,不占多少先机和优势。疫情持续影响、...
今年1月份,浙江省的“两会”召开。不知怎么回事,居然通知我作为列席代表,又参加了省政协的十二届四次会议,被分在经济一组。退休十年了,参加讨论时也不知该说些啥,但多少还得“冒个泡”……
——2021年10月3日
旧文首发
最大的“桥和路”是市场化改革
本文系作者于2021年1月25日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经济一组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要点。
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内容充实、字斟句酌。我学习后有点体会,就是要达到美好的愿...
承蒙媒体和智库高看一眼,接着又做了一期关于共同富裕话题的线上交流。现将四个问题的问答实录,分作四期发布于此,也算是更大范围内再作一次分享吧……
我们的示范区建设,会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一个比较大的尴尬:“心有余而力不足”。那怎么办呢?只有通过改革试点赋权。为什么全国人大要对第一个进行自贸区改革的上海授权呢?因为它会跟我们当时全国性的涉外法规不一致、相冲突。为了不违法,不冲击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基...
承蒙媒体和智库高看一眼,接着又做了一期关于共同富裕话题的线上交流。现将四个问题的问答实录,分作四期发布于此,也算是更大范围内再作一次分享吧……
中小企业怎么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活下来,而且活得好?那就要靠市场和产业链细分后的精准定位。所有的生产都会规模集聚,然后就是经营垄断。你没有这方面的实力,到最后都可能会被别人吃掉。出路在哪里?所有的市场都不是“铁板一块”,所有的供应链都是千家万户合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