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亭:怎样念好生态致富这本“真经”?

【正文】 说起来,“生态致富”这本“真经”早就有了。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调研考察时,...
【正文】 说起来,“生态致富”这本“真经”早就有了。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调研考察时,...
【摘要】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除了当地的清醒认识和积极作为外,如要内外互动、渐入佳境,还需要深化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科学制定和有效执行相关的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制度。
记得半月前曾以仙居县为例,谈了一点对发展生态经济的感想。文章结尾曾有一句,“走好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则是把自己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雄厚的生态资本最明智、最现实的选择。”今日不妨围绕这个“转化”再说上几句。
生态资源由生态和...
【摘要】生态经济并不玄妙,其实就是自然界生态环境和人类基本供求吃住行的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平原和城市显然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主战场,山区和乡村不必也不可能照搬他们的发展路径,而走好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则是把自己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雄厚的生态资本最明智、最现实的选择。
两个月前,我曾划拉过一篇《生态经济的路径选择》,就我从书本报章上读来的种种印象,对此发表了一通观感。后来得有机会到浙江台州的仙...
【摘要】如果我们能对怵目惊心的环境污染之缘由和应对,更多一些宏观的考量,并切实与具体的整治措施相结合并发挥统领的作用,那我们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总不至于“按下葫芦起了瓢”,老是在周而复始的无效循环中艰难跋涉而事倍功半。
打开微博,扑面而来的都是同一个“沉重的话题”:无处不在和变本加厉的环境污染。看天上,京津唐等地再现雾霾,北京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500米,五环内首要污染物均为细颗粒物PM2....
【摘要】如果我们的公共财政制度,可以把“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的文章做到好处,而地方不必只在工业税收的“一棵树上吊死”;如果我们的干部考核制度,可以把事实上大行其道的“唯GDP论”请进死胡同,而让“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价值取向得以流行,那我想,生态经济就一定能在不被扭曲的情况下得以顺利发展,并最终赢取“从面子到里子”名副其实的成功!
浙江十万平方公里陆域的地形地貌,被人形象地称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