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摘要】新常态下杭州转型发展基于的产业升级、城市发展和制度变革,需整体设计、协同推进,形成合力,以确保到位、取得实效。其中,大力度推进产业升级是转型发展的基础,高水平育强城市功能是转型发展的依托,可持续优化制度安排是转型发展的保障,三者呈鼎立之势,缺一不可。


欣闻杭州市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元新台阶,成为全国GDP超万亿城市俱乐部的第10个“会员”,真是可喜可贺!“十二五”这五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杭州居然还能先抑后扬,今年竟以全国同类城市数一数二(重庆一定意义上,更像是一个省)的增速再展雄风,实属不易!

造就今天这般成绩的,虽然离不开历史的深厚积淀、过往的百般努力,但形成2015这一带有转折性意义的新变化,还是仰仗以信息经济、智慧应用为核心的新经济之异军突起、渐成气候,以及相应的“两创”动能转换。跨越万亿门槛,就像百米赛冲刺终点,只是意味着下一轮拼搏又将起步。我们实在不需要盯住成绩单心中窃喜,更不能躺在功劳簿上高枕无忧。其实,杭州的转型发展才刚刚起步,新经济不过是方现雏形,何况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增长下行,且今后的区域发展更将是经济、社会和治理“三位一体”的综合竞争力之角逐,杭州的当务之急,似应是紧紧抓住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难得转机,借助于“两会两区”等罕见“长风”,从产业、城市和体制三个维度全面转型、再接再厉,力求铸就新的、可持续的更大辉煌!

产业升级:壮大以智慧应用为核心的服务经济

重点是在加快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电子商务与跨境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与互联网金融创新、休闲旅游与健康服务、文化创意与工业设计等新兴服务业,推动形成以网络数据为载体的智慧应用,加快实现杭州经济形态从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的大跨越。

近年来杭州经济运行情况已表明,工业的经济、就业、地税贡献度均已呈下降趋势。随着杭州主城区制造业进一步向郊区县市、杭州都市圈县市乃至省外、国外转移,可预期制造业对杭州,特别是对主城区城市竞争力提升的贡献度将越来越小。这也是与国内外大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动升级路径大体一致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制造业发展不重要,今后是要结合“腾笼换鸟”、“四换三名”、“智能制造”等工程的深化推进,结合滨江、大江东、下沙、城西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协调建设,优先侧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一批千亿级领军企业、1-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同时,近十年来杭州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服务业地税收入占全市财政收入比重均呈直线上升态势,特别是前者比重已达52.9%(2014年),超过国内大中城市平均水平,有着相当的比较优势。随着跨境电子商务、新一代信息经济、互联网金融等迅速崛起,未来拓展极具想象力;随着服务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各产业间融合发展倍增效应显现,服务业作为杭州经济可持续增长之主源泉,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前景极其广阔。

新常态下杭州制造经济升级需科学借鉴德国工业4.0创新模式,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广泛应用网络智能技术来支撑制造经济的智慧化升级。制造经济的发展重点需集中到网络设备和智能产品、物联网产业、智能控制系统和应用电子产业等领域。

服务经济不仅是一种相对种植经济、制造经济而言的新经济形态,更在于它要求建构一种以人力资本为基本要素,以科技、创意、服务为基本组成,以信用及其所需体制机制、文化价值健全为基本保障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同时,还需要优先重视公平高效的市场治理机制建设、充分有效的产权保护、开放活跃的思想市场维护,及其所需的理念创新、制度重塑,来形成一套有别于制造经济时代的新的政府管理理念与制度。

城市发展:育强国际化现代都市功能优势

随着用地成本、劳务成本、商务成本等难以逆转地增加,杭州若仍主要仰赖传统成本优势,则其城市发展道路将可能越走越窄。新常态下杭州亟待在科学维护好合理成本优势的同时,理性地把城市发展主依托从成本优势转向功能优势,借助智慧城市、生态城市和杭州都市圈等载体的建设与发展,聚力做强人才与人居功能优势、商业与商务功能优势、行政与政务功能优势,以保障杭州在新一轮国内外城市及都市圈竞合发展中占据有利位置、保有可持续推进动力。

比较而言,杭州劳务成本、税费成本分别因市场化程度较高、全国统一管理而难以自主控制,但其它成本,包括用地成本、用水用电成本、环保成本、居住成本、出行成本、行政管理成本等,均可通过优化或创新,实现一定程度的控制乃至降低,从而拥有新的成本优势,以更好吸引、集聚中高端人才、科技等要素,以及优秀企业、项目和团队入驻杭州。

功能优势是相对成本优势而言的,它主要不是依靠降低传统要素成本形成,也不是为短期目标而作出的非持续性竞争安排。它更多的是诸多优势的功能化集成,是制度优势的转化,或者说软环境优势的体现。

杭州需着重加快形成以下三大优势:一是人才与人居功能优势。包括多元的人才储备与高效灵活使用的环境、便捷友好的国内外高端人员交流与服务提供、舒适温馨的人居与休闲环境、国际一流的高端教育与医疗服务提供、优质友善的创业与成长环境等。二是商业与商务功能优势。包括国际化的电子商务与互联网金融服务、国际化的展示与贸易服务、发达的现代商务业及服务提供、多元的现代金融服务、便捷高效的物流配送与通关服务、丰富活跃的科技创新与时尚服务等。三是行政与政务功能优势。包括简便宽松的商事登记与管理、高效中立的现代仲裁体制与服务提供、清正廉洁的政务环境与司法环境、公开透明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信用社会建设等。

制度变革:构建引领新常态的治理体系

随着杭州渐进从制造经济时代进入服务经济时代、从成本优势为主阶段进入功能优势为主阶段,新常态下杭州转型发展需更加依赖制度的创新与变革,这将从根本上决定杭州未来发展的前途和命运。

当然,制度安排的要求和带来的创新活力类型很多,包括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机制形成、社会公平正义的表达与协商、宽容进取文化的培育与成熟等。但对杭州这种需力争处于全国重要城市前列的新兴大都市而言,新常态下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就是要以政府自身改革为核心和突破口,优化上下层级及与周边城市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形成现代化的治理体系。

过往杭州与硬实力建设为主相协调的制度安排,更多是带有过渡性的。其表现为:在公共产品和服务、社会管理上,更加强调政府主导型的管理;在土地等关键要素的配置上,虽采取了一些市场化的手段,但一定意义上政府主导意味更加突出。无论是产业还是城市发展,数量型规模扩张冲动强烈。在产业发展制度安排上,关键要素向工业经济和房地产经济倾斜;在城市建设制度安排上,以发展房地产为重,以内部交通网络和布局调整为主。

今后杭州与软实力竞争为主相协调的制度安排,必须更加适应国际化的规则、更加适应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导向、更加适应信息化发展的步伐、更加适应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需求、更加适应多元化群体利益包容性发展的趋势。政府需要更多的主动承担好制度供给者角色,构建形成一整套有利于城市精明增长和柔性发展,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以切实经由转型发展而达致科学发展的理想境界。

新常态下杭州转型发展基于的产业升级、城市发展和制度变革,需整体设计、协同推进,形成合力,以确保到位、取得实效。其中,大力度推进产业升级是转型发展的基础,高水平育强城市功能是转型发展的依托,可持续优化制度安排是转型发展的保障,三者呈鼎立之势,缺一不可。我们坚信,乘长风破万里浪,明天的杭州更美好!

(本文成稿于2016年1月22日,发表于2016年1月30日《浙江日报》,题目调整为“万亿之后,杭州经济怎么走?”秦诗立为第二作者)


 

 

  

话题:



0

推荐

刘亭

刘亭

539篇文章 27分钟前更新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