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摘要】一般加工工业无论过去如何辉煌,皆会因消费的个性化、时尚化需求而走向没落,而智能制造及相应提供支撑的生产性服务业,则会迅速崛起为大产业。当然,这时的就业者必须拥有胜任新工作的相应知识和技能。

在2014年浙江省的“两会”上,时任省长李强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推出了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万亿产业”。这也就是说,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浙江在认真审视历来排行靠前的若干支柱产业基础上,顺势而为、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以信息为首的新的七个未来“量破万亿”的产业,作为浙江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唯此为大”。

这里就带出了一个问题?何谓大产业?我们怎么来谋划大产业的发展?

大产业之大,一般地来说,总还是从现状出发,就事论事。其中或许会混杂着对产业结构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三重区分,在此先做个简要交待。一是从三次产业来划分,各主要国家往往都有一个从“一、二、三”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高级化过程。二是从某次产业内部譬如工业来说,又有一个先是轻加工工业,再到重化工工业的高级化过程。三是从当代情况来看,更有一个不同产业间跨界发展、融合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说不清是哪个具体行业但绝对是一种相对新兴产业发展的高级化过程。

大产业之大,首先是因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新的大规模需求变化的结果。农耕时代,农业生产毫无疑问是最大的产业。解决了机械动力问题以后,纺织工业蓬勃兴起,纺织业和纺织装备制造,就是当时最大的产业。当钢铁业、水泥制造业已成气候,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现代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才会成为最大的产业之一。新中国建国以后,因为急于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家工业化,受“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斯大林模式影响,我们编制了以156个重点工程(工业项目)为核心的“一五”计划,为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奠定了一个初步的工业基础。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日用消费品生产不足的“短缺经济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尔纳语)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国务院最早推出的经济工作重点部署,就是发布促进轻纺工业发展的“六条意见”。其后顺应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需求,聚焦解决“吃穿用”的轻纺工业、食品工业都曾是“响当当”的大产业,而之后专注解决“住行”问题的交通装备和房地产业,也都成了大产业的“后起之秀”。

大产业之大,固然要看现状,尤其要看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今天的需求取代昨天,而明天的需求又会取代今天。在全国人均GDP超过8000美金、沿海经济大省超过1.5万美金、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超过3万美金时,全社会对理财、投资、旅游、教育、娱乐、康养等新的需求就会显著扩大,相关的产业也自然而然会成为当代中国产业发展的“宠儿”和“新贵”。就连中国已然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一点,也会带来养老休闲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和物质层面的产品供给大多过剩的“窘境”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精神文化方面的产业供给严重不足、嗷嗷待哺。在机器大工业横扫世界的200年后,尤其是在付出高昂和惨痛的资源环境代价以后的今天,生态修复、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产业,显然又会成为“彪炳史册”的大产业之一。

大产业之大,也与支撑产业扩张的新科技革命有关。近现代人类社会,大抵已经历了四次新科技革命。首先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机械化,其次是以发电机为代表的电气化,再次以计算机为代表的自动化,而当下则是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化。所谓新科技革命,不但要实现了科学理论在人类“认识世界”层面上的重大飞跃,还要同步完成工艺技术和产业化等人类“改造世界”层面上的重大飞跃。往往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单一的技术会变身为一种泛在化的技术,从而扩大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全方位的应用,并相应形成巨无霸式的“极大产业”。譬如今天在浙江省首推的信息产业。

大产业之大,还会跟产业对于就业的吸纳能力有关。产业的发展最后虽然会表现为经济上的效益,但我们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还是不要忽略了产业和就业的联动关系。随着“不知疲倦”的高效机器人在工业化生产线上的广泛使用,从事加工工业简单重复劳动的制造业岗位势必大幅度减少,并直接影响到就业人口的收入问题。这时候,直接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生活性服务业,就会引发一个大扩展的机遇。现在的保姆、月嫂、护工的“物(人)以稀为贵”,以及不断攀升的高薪酬,就是明显的例证。一般加工工业无论过去如何辉煌,皆会因消费的个性化、时尚化需求而走向没落,而智能制造及相应提供支撑的生产性服务业,则会迅速崛起为大产业。当然,这时的就业者必须拥有胜任新工作的相应知识和技能。(下接之二)

(2016年11月16日成稿,刊于江苏《群众》杂志)

话题:



0

推荐

刘亭

刘亭

539篇文章 27分钟前更新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