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摘要】信息经济在创新了传统经济业态和发展模式的同时,对各级政府的监管思路、制度设计、职能转变等,也提出了全新要求,亟需建立包容、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充分激发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助推信息经济发展。

“信息经济是个什么东东?”围绕着这一最具基础性的问题,作为系列答问的第五篇也是最后一篇,我们将着重分析一下信息经济的创新性,从而扭转相应监管思路和制度安排落后于新业态崛起的被动局面,为信息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

信息经济相对于人类社会曾经发达过的农耕经济、工业经济,本来就是一个创新的经济形态。和几千年农耕经济下人均GDP近乎一根横线的增长速率相比,几百年的工业经济堪称是生产力的一次大解放。那根经久不变的横线猛然跃起,向着60度的斜率攀升。工业化在巨量提供产品和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上的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以至于上个世纪的70年代,人们不得不正视因为生态环境恶化而引致的、人类社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开始萌发成长了,这就是基于信息的高速生产和再生产,基于信息的高效利用和再利用,从而整体提升全社会发展水平的新兴经济形态——信息经济。信息经济或可包括两大块,一块是专门从事信息生产和利用的、比较纯粹的信息经济,它包括了信息技术的研发、信息装备和用品的制造、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维、以及信息内容的生产等。还有一块,则是信息技术、装备、设施和内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广泛而深刻的“增值应用”,这包括了智能制造、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网络文化、智慧城市等无数新领域、新业态。

把后面一块纳入信息经济的范畴,恰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使然。强大的制造加工能力,是工业化的硕果。即便工业发展经过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等诸多阶段的转型升级,但就总体而言,它们与以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支撑的信息经济,还是有着云泥之分。智能制造尽管也是制造,但却是实施了信息技术“换头术”的新制造。这就像工业社会的农业,尽管从事的还是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但却已然是工业化的大农业,和农耕社会的小农生产已是霄壤之别。

信息经济在创新了传统经济业态和发展模式的同时,对各级政府的监管思路、制度设计、职能转变等,也提出了全新要求,亟需建立包容、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充分激发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助推信息经济发展。

但是部分地方对经济基础变化带来的上层建筑挑战,缺乏必要的应对,有的甚至麻木不仁、浑然不觉。一是仍然习惯于拿“老套路”管“新事物”。不是“一棍子打死”,就是“削足适履”,“强按牛头喝水”,“让新经济适应旧规则”,事实上,不少部门对第三方支付、共享出行等新业态的出现,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早期政策往往趋向于管制,信息经济的市场空间被有意无意挤压。二是未能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和应用变革主体的作用。部分地方对开发信息化增值应用项目,仍沿用传统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管理套路,实行“立项、招投标、实施、运行、维护”的传统模式,这显然无法满足管理创新特别是民生服务迭代的需求,后期更新和运维问题尤其突出。

为此建议:一是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原则,在电子商务、共享单车等新业态发展早期给予有弹性的创新空间。充分认识人类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自觉拥抱信息时代的来临。对信息经济新业态加强调研监测和理论研究,不要轻易说“不”。积极探索构建以社会信用为核心的规范发展体系,引导行业自律。政府着重在健全信息资源共享、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等关键点上完善法治、加强监管,保障新业态的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健全信息经济统计调查制度,强化信息经济统计、监测、分析和预警工作。鼓励各类智库加强信息经济测评咨询,为信息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二是营造宽松便捷和简明高效的市场准入环境。完善研发、金融、物流、会展、知识产权、产品检测认证、商务、法律等各类信息经济中介的市场服务链,激发企业主体创新活力,把政府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有序的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进一步引导好阿里巴巴等平台型企业和海康威视等雁首型企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提供信息经济全链路的创新创业服务,带动中小企业发展。

2017年5月29日成稿

 

话题:



0

推荐

刘亭

刘亭

542篇文章 4小时前更新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