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摘要】我对浙江的信心,在于浙江有杭州都市圈。我对杭州都市圈的信心,则在于杭州有重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新经济。我对杭州新经济的信心,则进一步在于有以阿里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平台型企业。

 

我看好科技引领型城市

 

今年9月9日,知名经济学家巴曙松,在深圳的论坛上作了一场关于房地产市场趋势和特征的演讲。其中最吸引眼球和引发争议的,却是他关于“环深圳都市圈”的提法,并且他明确解释说:“香港和广州都是‘环深圳城市群’的成员。”

 

——这几乎就是把“粤港澳大湾区”,看成是“环深圳都市圈”了!有人说,这是“振聋发聩”;更有人说,这是“石破天惊”!

 

要说现有行政级别和地位影响,这个都市圈由深圳来命名,肯定是勉为其难的。但我想巴先生的本意,大约是看重未来,是看好深圳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

 

深圳最大的亮点,或在于它是一座地地道道的“创新驱动发展”城市。其拥有的国内发明专利,仅次于北京,超过上海;其拥有的国际发明专利,则占到全国的一半,远超北京,几乎是广州的10倍。虽说创新能力不是一个国内外发明专利数就可以涵盖的。但目前除了北京和上海之外,谁又能说自己的创新能力能比深圳更强?

 

在我看来,当下我们观察和评价城市,要注意其基准的历史性变化。就像我们如今每每论及世界顶级大湾区的比较,无非东京湾、纽约湾和旧金山湾,然而三者中人均产出最高、经济最具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还得算是旧金山湾(三者人均GDP分别为4.1万、6.9万和9.9万美金)。

 

这是因为时代变了,动力引擎变了,发展的前景也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在传统工业化社会下,发展的动力源于大规模的工业制造、大范围的国际贸易,或基于发达工业制造基础上现代服务业的长足发展;或基于发达实体经济基础上金融等虚拟经济的长足发展,他们或以东京湾、纽约湾为代表。 

 

而在新兴信息化社会下,发展的动力则源于高密度的创新经济集聚,高能量的创新经济辐射;或基于发达网络和高速传播的大量创新人才涌现、大量创新活动激活,他们或以旧金山湾为代表。

 

智库趋势公号今年8月14日曾发布高文轩一文,“时隔十年再看‘上海为什么出不了马云’:在新赛道上,上海已被杭州甩下半个身位”。

 

对于标题的研判,我一个读者没有这么“乐观”。但对其作为“导语”的分析方法,我倒是十分地认同:“在全球经济发展正进入‘去体量论’的大背景下,以阿里巴巴这样的世界级科技企业所带动的移动数据时代新经济为抓手,杭州正在将科技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权重,远远置于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之上。”他进一步分析道:“‘小’却有撬动未来经济形态的洪荒之力,像硅谷一样以相对较小的城市规模却成为全球科技、经济创新引擎类型的城市,正是杭州超越上海的方向。”

 

是啊,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世道变了,时代变了,人类正在从工业社会进入到信息社会,在这样的发展大背景之下,还能指望简单地照搬原来的那些标准,去作出什么理性的判断吗?

 

广州的制造、商贸和香港的地产、金融,都是闻名遐迩的强项。尽管它们在转型中国,仍然是无法忽视的实力象征和竞争优势,但是和如日中天的深圳新经济崛起相比,那也许就不是在一个水平面上的较量了。如果做一个略显牵强的比拟,广州相当于东京、香港相当于纽约,深圳就相当于旧金山了。三个湾区的比较如前所述,三个城市的比较也就大体是那么回事了。

 

我对浙江的信心,在于浙江有杭州都市圈。我对杭州都市圈的信心,则在于杭州有重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新经济。我对杭州新经济的信心,则进一步在于有以阿里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平台型企业。联想到深圳,华为和腾讯,大疆无人机和华大基因,都是响当当的科技创新公司。深圳因政府转型而造就的全社会创新生态环境,也毋庸置疑是全中国最好的。

 

除国家首都或金融中心等少数特定功能的大城市以外,就一般意义而言,城市间的竞争,最终还是会以经济和人口的总量定输赢。但是,须知总量又绝非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定数。在新经济大行其道的时代,哪个城市的创新动能强,哪个城市就发展得快,人口也自然而然会聚集得多,从而在动态赶超中奠定胜局。深圳市是这样一个新时代的骄子,我看好深圳的前景,我也同时看好所有科技引领型的城市!

 

2017年10月16日成稿

 

 

背景文章:

 

广州、香港:已沦为“环深圳城市”?

话题:



0

推荐

刘亭

刘亭

542篇文章 4小时前更新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