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摘要】职能转变、管理创新......

 

 

 

试点大可不必派分名额

 

风闻民营银行报批在即,有意者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权者左右为难、首鼠两端。中央早有精神,既为贯彻落实新36条,也是体现金融改革的诚意。但在支持改革突破的大前提下,问题一具体,麻烦就来了——那怎么报批?僧多粥少、狼多肉少怎么办?于是才有了文中的“民营银行试点名额分配到省市”这一说。

 

尽管考虑到了实际情况的大不相同,“上级”这次并不是按照行政级别“推平头”进行均分。但一扯到名额,总让人想起计划经济年代的“票证”。

 

记得年初本刊曾让我就我省27个中心镇“升格”为小城市的审批一事谈点看法,我遵命呱噪了几句。中心的意思,就是那篇评论的标题:“‘升格’本来无需审批”。

 

说办银行无需审批,那谁也不敢说这个话。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行长和职员一旦卷了老百姓的血汗钱“跑路”,那还了得?老百姓还不得把政府的大楼给扒了?

 

怎么才能避免这种灾难呢?传统的做法就是办国有银行,批少数银行。这样,政府还管得过来,而且国有银行出了事,那是“肉烂在锅里”的问题,政府理该“埋单”的,除非政府自己也垮了台。

 

但这样的做法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大银行运营成本高,无暇顾及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并且由于竞争不充分,导致效率低下,创新迟缓。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整体效率不高,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也就不会高。这是一个涉及全局的大问题,必须解决。

 

解决的办法,就是诺奖得主科斯总结中国改革的经验:“边缘革命”,或谓中国人的说法:“体制外野蛮生长”。体制内铁板一块,无法撬动,那怎么办?就在体制外放开一块,等它慢慢长大了,自然而然会逐步调整力量的对比(结构比例),从而引起事物质的变化。中国的市场经济就是这样从计划经济的包围中脱颖而出、发展壮大的。现如今想要在倒退回去,那是不太可能了——这也正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之处。

 

一晃35年过去了,在金融等服务业中再如此简单地重复当年在发展制造业的做法行不行?恐怕不行。因为相应的影响面太大了,社会承受不了,要出大乱子的。那再怎么办?那就要在政府的职能转变、管理创新上做文章。

 

首先,是借鉴国际经验和国内开办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的经验,出台涵盖银行通例、但又有民营银行特定针对性的一套制度规定,“有法可依”。其次,是对照制度规定,不论身在何地,有否名额,够条件就核准,“有法必依”。再次,是重在过程监管,不要以为同意你开业了就可以胡来,“违法必究”。最后,前有利率市场化的机制逼着,后有存款保险的制度兜着,该退出就退出,该死掉就死掉,“执法必严”。

 

中国人的功利心极重,攀比风又太盛,加之“手心手背都是肉”,中央政府或许也怕闹出乱子不好收拾,因此早早就来它一个名额分配,省得各地鸡飞狗跳、一个个都“跑部钱进”的。但这样做,仍不过是当年管制手法的谬种流传,并没有多少的合理性。不重制度制定的科学、执行的公平和过程的透明,而总是在名额分配、申报审批上来回折腾,除了增加更多的设租和寻租机会,我看对民营银行的“体制外健康成长”,好像并没有多大的助益。

 

 

——成稿于2013年10月12日


 

话题:



0

推荐

刘亭

刘亭

539篇文章 27分钟前更新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