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摘要】越来越多的情况在表明,思考需要积淀,亲历不一定真懂,而温故总能知新。正是在中国又见百年变局的历史性时刻,我们读到了这本回望来路、不忘初心,展望未来,更须笃行的大作

 

 

 

从“启动点”再出发

     ——《东方启动点》读后感

 

 

201735日,应胡宏伟先生的邀约,我曾接受了他关于浙江改革简史写作的一次长达2个多小时的访谈。如今,手捧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的上下两大本《东方启动点》大作,心中油然升起了一股由衷的感佩和敬意。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整整40周年。回望最初的蹒跚起步,中间的曲折回环,如今的再度出发,我们有多少的百感交集、五味杂陈,又有多少的荡气回肠、意气风发!

 

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浙江在新中国建立以后,无非是大陆的一个中等发展水平省份。然而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浙江已稳居全国发展的“第一梯队”。浙江以其最具普遍性意义的制度创新,更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模范生”。系统总结浙江以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经验,具有以点带面的重大意义和继往开来的深远影响。

 

这显然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既要全方位真实生动地再现浙江40年所走过的改革道路,又要对宏大叙事提供深层次的理性思考,而时间则是那么的紧迫。我在讶然于胡先生能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之余,写出这等鸿篇巨制的同时,也为他的成功感到必然: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历练,使他善于将熟视无睹的小微事件,看作极具象征的重大题材;多年追踪浙江改革的专注执着和多部史料专著的搜集写作,为其奠定了厚积薄发的坚实基础;尤其是他与时俱进的学养和抽象思维的能力,使他对貌似纷繁散乱现象背后所隐藏的规律,可以从容做出理论和实践高度统一的精准总结。

 

浙江为什么是中国发展的“模范生”?因为浙江是改革的“模范生”!而40年中国发展的历程早已告诉我们:改革到哪里,发展也就会到哪里!从浙江的实践来看,正如本书中所揭示的,改革是把“发展权还给民众”,改革是“一次人的解放”,改革是一场“市场经济的胜利”——改革使民众成为了“改革的主体和作为改革成果的财富的主人”。

 

这无疑是对以浙江为研究对象的改革实践,所做出的完全正确的结论。在我来看,市场经济对计划经济变革的正义性,最根本的恰恰是体现在这里:亿万苍生的福祉,成为了全面改革开放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地。而这样去做了,正印证了执政党和共和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

 

当然,这些结论的得出,并不在于纯理论的解析和纯逻辑的推理,而是根植于浙江改革的一系列鲜活的事件和人物中。正是这些芸芸众生的开创性探索,以及同时期党政官员的开明性支持,使得被禁锢在僵化模式中的生产力得以解放,“工商皆本、义利并重”的市场经济意识满血复活,并在中央力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抓住了历史性的机遇,成就了一个“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的伟大跨越。

 

对于浙江的经济发展经验,或许只需用一个“老百姓经济”便可以概括。无论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农村工业化,还是遍布城乡的数千个专业市场;无论是地方国营和集体企业的“果断改制”,还是个体、私营、民营经济的遍地开花;无论是传统经济的艰难转型,还是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异军突起。在所有这些关乎区域经济和百姓生活的实体性活动中,我们看到的正是一个民众积极参与并在其中创造性发挥主动作用的过程。政府并不是无所作为,但政府和官员们的努力,明智地体现在对于主体和规律的谦卑和敬畏上,更在于不失时机地因势利导和顺势而为上,而并不打算成为高高在上的主宰者和颐指气使的指挥官。

 

浙江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模范生”,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有幸成为了中国作为当代世界改革和发展“模范生”的一个缩影。这“荣誉”似乎来得有点突然,但其实并非易事。这其中,不但要突破多少旧体制的束缚,还要冲出多少旧思想的藩篱。就拿发展民营经济这一条来说吧,谁都知道,民营经济是浙江的金名片,是被浙江40年改革发展的实践成果证实的“独门秘笈”,但尽管如此,不愿退出历史舞台的种种幽灵魅影,还是要沉渣泛起、卷土重来。习总书记不但旗帜鲜明地批驳了“离场论”等种种错误论调,更以其在浙江对民营经济细致入微的“亲清”接触和透底洞察,喊出了“长期坚持”、“内在要素”、“自己人”的最强音。这有如洪钟大吕、定海神针,又好比春风化雨、宽人暖心,在当前经济“稳中有变”的发展新态势下,极大地明晰了前进的方向,极大地稳定了人们的预期。

 

 

胡宏伟先生的力作,正是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家成长的风雨来路,验证了总书记15年前主政浙江直到今天一以贯之的坚定结论。对此作者也有一段很好的自我解读:“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稿不是浙江40年完整的发展史,而是以‘改革’作为梳理相关事实关键词的改革开放简史。同时,我仅仅是努力对此进行冷静客观的记录,无意于居高临下地得出若干经验性的判断并强加给读者。……我们能够做到的,只是忠实地记录曾经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以及为什么会发生。”

 

事实的忠实记录者和历史的虔诚守望者,这也就足够了——或许我们因为太健忘,或许我们已被碎片化的信息所湮没,也或许我们背上了不应有的因袭包袱和成就负担,我们对又一个新的改革征程,丧失了应有的方向感和责任心。越来越多的情况在表明,思考需要积淀,亲历不一定真懂,而温故总能知新。正是在中国又见百年变局的历史性时刻,我们读到了这本回望来路、不忘初心,展望未来,更须笃行的大作。这是作者献给浙江、更是献给中国的一份厚礼,也是献上了他的那一颗始终牵挂着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赤子之心。

 

整整五年前,我曾撰文“推进中国改革‘再出发’”。文中写道:“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亦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对改革开放至今还未解决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也要有清醒的估计:制造和贸易领域的市场化相当充分了,但要素和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还远未到位;市场的竞争相当充分了,但国企的战略调整和政府的职能转变还远未到位;经济的对外开放相当充分了,但思想和文化的对外开放还远未到位,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读了胡宏伟先生的书,窃以为我对一篇人物封面的题辞写对了:“改革行至中途,我等仍须努力!”

 

(本文发表于2018年12月2日《光明日报》,略有删节

 

——成稿于2018年11月12日

 
话题:



0

推荐

刘亭

刘亭

541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