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题记】此次国内外疫情爆发,是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大事件。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如何将反周期的经济刺激,和补短板的市场化改革巧妙结合,从而将这次新基建热潮,变成一次调动市场主体内生积极性、更好发挥政府“守夜人”作用的契机,这倒是需要高人和全社会认真思量、有所作为的

【正文】日前我曾写到——当下朝野热议的新基建,包括了工业互联网。这无疑体现了复工复产和转型升级的有机结合,也彰显了新基建的“新”,究竟“新”在何处。

 

今天读到领衔西泽研究院的赵建先生的一篇宏文,题目叫作“制度建设,才是中国最需要的‘新基建’”的。很以为然,学习之余再拿来说上几句。

 

记得上个世纪末,一位在任的省政府领导明显地要考虑“换岗”了。他在工作话题之外闲聊时,征询我对他去省人大还是省政协的个人看法。他坦言自己的内心愿望是去政协,祈愿就此可以“清闲”一把。我那时尚属中年气盛,却力陈去到人大的好处:“这些年来,您一直忙于省里的大项目、大工程,这都是务实的‘基本建设’。转去人大以后再从事地方性法规的‘立改废’,那都是务虚的‘基本建设’”。这样虚实结合,堪称文武皆备,最后也‘不枉此生’了。”哪知道临了两个地方都没有去成,而是按照组织安排转去省高院,成了大法官。

 

我最赞赏赵文的,就在于他清醒而冷静地看到了制度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中国当前最大的短板,不是传统的硬件基础设施,而是法律法治和治理机制等严重滞后的软性基础设施。如果缺乏一个有利于市场经济和企业家作用发挥的法律法治和治理机制环境,而是继续扮演‘基建狂魔’的角色,无论是大兴土木的‘旧基建’,还是冠冕堂皇的‘新基建’,虽然短期内能刺激需求,但如果在长期内无法有效提升潜在增长率,最终还是会以债务高企、产能过剩、通胀和房价泡沫而告终。”至于原因嘛,在他看来也很简单:“舞台搭起来了,没有市场经济去唱戏。只有账面的资产和堆积的负债,没有人创造真实的利润和现金流”。

 

我之所以说《新基建可以有,“四万亿”不能再玩》(详见3月12日本公号文)”,就是认定本轮新基建如果重蹈“四万亿”的覆辙,只能是又一次以“产能过剩、债务陷阱、损失浪费”等表现出来的“一地鸡毛”。而国家有限的财力,再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更重要的,“四万亿”的做法,有可能带来的是又一次计划经济的回潮;而不断侵蚀的,则是经过市场化改革洗礼正在形成的制度基石。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最大成果,是初步形成了和中国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基本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优越性在于,它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坚持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但同时为期望平等交易、勤劳致富的中国人民,提供了公平正义的市场化体制和机制。这个国家,通过法治化的立法安排和执法实践,保障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所有市场主体,都可以在合法经营、照章纳税的前提下,依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拥有并安享财富。

 

但是,这种理想境界是否已经一蹴而就了呢?显然没有。中央近年来对民营企业家和民营经济,一再二、二再三发出的政策信号,都说明“心里想的,并非就全是纸上写的;而嘴上说的,也并非就全是现实中做的”。越来越多的民营资金外流,包括民间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日见萎靡;越来越多的政府负债,包括地方财政收入的日见困顿;还有区域发展中南北差距拉大,一些省份的经济走势的日见低迷,背后都有一个市场化改革退潮的魅影。

 

无可否认,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仅仅只有40年。这40年中,我们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制度变革和进步,但直到今天,现代化市场体系还只是一个半拉子工程。2018年底,我曾为胡宏伟先生反映浙江市场化改革历程的大作《东方启动点》写了篇书评,提及“整整五年前,我曾撰文‘推进中国改革再出发’。文中写道:‘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亦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对改革开放至今还未解决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也要有清醒的估计:制造和贸易领域的市场化相当充分了,但要素和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还远未到位;市场的竞争相当充分了,但国企的战略调整和政府的职能转变还远未到位;经济的对外开放相当充分了,但思想和文化的对外开放还远未到位,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读了他的书,窃以为自己对一帧人物封面的题辞写对了:“改革行至中途,我等仍须努力!” 

 

疫情过后,为应对惨遭打击的国内经济滑坡,包括进一步应对日渐严峻的全球疫情风暴和经济危机来袭,采取反周期的经济刺激措施显然是明智和紧要之举。但新基建是否一定就要走“四万亿”的老路,我看我们就不能再“迂”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我们难道还要在同样一个坎上,再结结实实地摔上一跤?

 

无论我所讲的虚实基本建设,还是赵先生讲的软硬基础设施,能看到制度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还是和十九届四中全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主题相吻合的。此次国内外疫情爆发,是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大事件。“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如何将反周期的经济刺激,和补短板的市场化改革巧妙结合,从而将这次新基建热潮,变成一次调动市场主体内生积极性、更好发挥政府“守夜人”作用的契机,这倒是需要高人和全社会认真思量、有所作为的。

成稿于2020年3月21日

 

话题:



0

推荐

刘亭

刘亭

539篇文章 27分钟前更新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