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题记】既要按市场化取向搞活,又要按法治化取向有序,其结合点就在于政府通过制度安排和监管创新,把体现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的精神贯彻到底。这其中,肯定是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但衡量政府作用好坏的唯一标准,却是要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得是否充分、是否顺畅、是否有效。
 
 

 

 
 
  【正文】3月30日,似乎是静悄悄的,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一份关乎疫后国运的重磅文件:《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
 
  说它“重磅”,不是标题党的耸人听闻,而是事涉国家发展的大方向、治理改革的大手笔。
 
  何以见得是事涉国家发展的大方向呢?因为这次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中国率先取得的全面阻遏病毒大流行的阶段性胜利,已然引发了超出公共卫生事件以外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在事实证明了举国体制在处理危机中的巨大作用和成效的同时,一种向计划体制复归的潜流也在暗生滋长。新基建本是反周期的好事,但也时时可以感受到滑入“四万亿”窠臼的可能。国人更加信任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是自然而然的,但这不能演化成经济生活中对政府及其作用的过度依赖。李剑阁先生不久前曾说:“每一次灾害发生,计划经济就有回潮的苗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倾向”,我以为这是警世之言。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方向,毫无疑问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0年来我们一贯坚持,今后也不会有任何动摇和改变。但“树欲静而风不止”,种种干扰和影响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改开之初,面对计划体制的坚固壁垒,松绑搞活是第一要义;从根本上调动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是首位要务。在此过程中,唯利是图、官商勾结;假冒伪劣、恣意妄为也风生水起、大行其道。当我们倏然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全社会的反思也在进行。
 
 
  在搞了40年的市场经济以后,今后到底何去何从?一种意见是回到五十年代的计划经济,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继续往前推进,我是赞成后一种意见的。把市场经济仅仅理解为赚钱发财、为富不仁,是对市场经济的一种浅薄认知;而因固守这种偏见要求时针回拨,则是要犯下天大谬误的。
 
  我国才搞了短短40年的市场经济,同时又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这需要有一个独特的探索和积累过程。就目前而言,我们只能说是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商品产销领域的市场化程度高达95%以上了,但要素配置领域的市场化水平呢?微观经营是放开搞活了,但宏观调控又有多少科学实操呢?市场化改革已然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大方向必须坚定不移。而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乱象,也必须正视,高度重视,并通过深化改革而趋利避害、臻于至善,达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想境界。
 
  我们在这个文件中,看到了党和国家“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的坚定宣示,也感受到了“保障不同市场主体平等获取生产要素,推动要素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的政策取向。我们还看到了“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的目标追求,也感受到了覆盖土地、人力、资本、技术和数据等全要素市场配置体制机制改革的真招实招和管用之招。
 
  一要坚持市场化,二要完善市场化,把作为改革开放基本内涵的市场化,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走下去,中国的发展就一定能行稳致远、终成正果!
 
 
  何以见得是事涉治理改革的大手笔呢?因为这次抗疫的应对,更多体现了中央决策的果断统一,各级执行的坚决有力。一定意义上,也是成功地运用了战时动员体制和行政手段,尤其是武汉封城和医护驰援。随着后疫期的复工复产和防疫发展两不误,以及武汉解封和医护回归,整个社会经济和日常生活将逐步走向正常化。一旦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的治理体系又将何去何从呢?
 
  这里也有两种选择:一是菩萨心肠、霹雳手段很好,坚信我们干部和党员的觉悟,老百姓对党和政府充分信任,也愿意服从命令听指挥,因此,今后就在这方面继续努力便好。另一种选择是,应急毕竟是一时,平常还是要通过有效的法治;即便是应急,也应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无论国家和民族遇到什么风险挑战,都要坚持法治思维,把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作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优先选项和集中体现。
 
  我国的法制建设和依法治理,虽然历经70多年,但按现代法治的要求来切实推进,不过是改开40来年的事情,之前也曾经历了惨痛的历史教训。现代法治不但要求法理是科学的,还要求执行是有效的。如果这两方面有任何一方面缺损,都还不是完善的法治。
 
  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是商品产销市场化的必然要求及合理延伸。只有商品产销的市场化而无要素配置的市场化,这就很难体现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的自由交易和公平竞争。由此带来的贫富差距和社会失衡,也会愈演愈烈,从而引发对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质疑和动摇。
 
 
  我们在这个文件中,看到了党和国家“健全要素市场体系,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的坚定决心,感受到了“健全制度,创新监管”的原则立场。我们既要“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机制”,又要“加强要素价格管理和监督”,特别是“推动政府定价机制由制定具体价格水平向制定定价规则转变。”我们既要“健全要素市场化交易平台”,又要“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关于资本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文件首先强调的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方向” ,“完善股票市场基础制度”。
 
  既要按市场化取向搞活,又要按法治化取向有序,其结合点就在于政府通过制度安排和监管创新,把体现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的精神贯彻到底。这其中,肯定是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但衡量政府作用好坏的唯一标准,却是要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得是否充分、是否顺畅、是否有效。
 
成稿于2020年4月12日
话题:



0

推荐

刘亭

刘亭

539篇文章 27分钟前更新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