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题记】“稳保”工作不能就事论事,就“稳保”论“稳保”,而是要“千年功夫在诗外,反弹琵琶是高手”。所谓改革,就是地方可以有所作为的“诗外功夫”和“反弹琵琶”。
 
 
 
 

 

  【正文】原先中央提“六稳”,现在提“六保”。毫无疑问,这是“降维打击”,底线思维。预期的稳不住,但底线要保牢,否则会出现颠覆性的大错,会造成翻盘性的后果。
 
  之所以将“六稳”调为“六保”,主要是因为我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与此相伴生的,还有美国等西方势力从政治到经济各方面对中国的施压和围堵。在此情势下,保持战略的定力很重要。但很多我们无法左右的东西,也不要牵涉太多的精力。还是那句话,主要是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
 
  自己的事情千头万绪,从“六稳”到“六保”,从投资到消费。但千头万绪抓根本,着力点还是要放在深化改革上。也就是用改革的“求进”,来促成面上的“六稳”和“六保”。同时,改革还能帮助地方政府在用好用足中央宏观政策的同时,给当地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带来更好的后续效用。如果仅仅停留在“稳”或“保”的“单打一”思维上,再加上盲目跟风,其结果,只能是再来一次计划经济和“国进民退”的回潮,再显著扩大地方政府的债务。所以我在两个月前就写过一篇文章:“新基建可以有,但‘四万亿’不能再玩”。
 
  改革的主攻方向,我也曾写过三个:“一是调动市场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力营造让民营经济和企业家放心、安心、顺心发展的营商环境;“二是有效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这既是“抢人”、提升人力资本,也是扩大有效投资和有效消费,一举多得;“三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切实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稳保”工作不能就事论事,就“稳保”论“稳保”,而是要“千年功夫在诗外,反弹琵琶是高手”。所谓改革,就是地方可以有所作为的“诗外功夫”和“反弹琵琶”。譬如,我们能否围绕着改善民生,经由改革释放有效需求,来最终达致“稳保”的目的?
 
  举个例子来说明问题吧。大家知道,杭州市早已开始给老居民楼加装电梯的“试水”,至今也搞成了一些“盆景”,但进展缓慢。难道民间没有需求吗?眼见得老龄化愈演愈烈,需求旺盛得很!难道企业没供给吗?浙江的电梯制造很发达,杭州、湖州有一大批电梯制造商!但供需都有,怎么就不能形成现实的经济产出和增长呢?
 
  这里就有个体制政策的问题,政府的相关工作还没有到位:没有个倾向性的导向和有约束力的要求,全凭老百姓自己和自己去商量,让五楼的住户去和一楼的住户去商量,那怎么搞得定呢?商量不成就不加装,政府的补贴也一个子儿花不出去,结果是眼面前的好事办不成,活人让尿给憋死了。
 
  但政府的“不作为”也有他的难处啊——我得依法行政,没有法律依据怎么动?这也对。涉及到公众切身利益,没有法度是万万不行的。这下子好了,皮球就踢到了权力机关。那人大就要出头了,要及时推出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啊!
 
  建议法规明确规定:事涉民众福祉,除了技术和安全方面的原因可以否决之外,加装电梯是成例,不加装是例外。然后给个法定的比例,比如一楼不但不花钱,政府还补贴点;二楼不拿不补;三楼起自己要拿点;楼层越高,拿得越多。死也不肯拿的,给点小意思补助他换房,但不能拦着不让加装。
 
 
  诸如此类,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一招在后疫情时期既改善了民生又拉动了经济,政治上很“正确”。适时推出,正抓住了一个好机会。类似的实招、管用之招,我觉得不妨多多益善。而其他给企业添扰、添堵、添乱的检查、考核、督导之类,则越少越好。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权力机关为民做主,行政机关有章可循,民生借此改善,生产由以发展。只要经过改革将法规政策环境健全了,一个市场和一个产业就这样起来了。
 
  大家可以想见,一个电梯,包括制造的、施工的、运维的三块,能安排多少就业?又能帮到多少配套企业!一旦和未来社区相结合,还可以展现地方施政的“窗口效应”,打响浙江多规格、高品质家用电梯产业的品牌,形成更为坚实、有力和可靠的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当然更可以将浙江的地产品,推向更大的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举这个例子只想说明,政府抓稳保工作的着力点,要在产业发展的外部体制政策环境上多下功夫。至于内需释放后企业自己如何去“寻求商机、找米下锅”,部门和官员最好不要多加置喙,或谓多加干预。我总是说,什么叫“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那就是经改革创造出新的体制政策环境,“让市场(能)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成稿于2020年5月15日
 
 
话题:



0

推荐

刘亭

刘亭

541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