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这个“三重压力”加大的艰难时刻,我们需要这样的时代最强音!在即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喜庆时刻,我们更需要这样的发展主旋律!

袁家军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的“三句话”,在微信群和自媒体上已然“爆棚”,真是讲得太好了!
在2022这个“三重压力”加大的艰难时刻,我们需要这样的时代最强音!在即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喜庆时刻,我们更需要这样的发展主旋律!
记得我从去年6月开始在社会上演讲共同富裕的时候,就提及浙江之所以能够担当起共富示范区的重大责任,我们的底气就在于改开40多年来,浙江已经形成了民营经济、生态经济、数智经济和人文经济“四张金名片”。而在这四张金名片当中,“重中为重、基中为基的,还是民营经济,因为这涉及到主体、涉及到内生,是具有根本性意义的东西。”

对于民营经济,我有过“三个千万”的说法。首先,是面对舆论场中种种对民营经济的非议和排斥,我们千万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任而东西南北风”。民营经济动摇了,那就是动了根本。其结果,必然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共同富裕最后也就会成了隔靴搔痒、缘木求鱼,一场空欢喜。其次,我们总结历史经验和展望未来征程,也千万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更千万不要“捧着金饭碗讨饭吃”。过去我们靠发展民营经济,刚刚实现了全面小康的共同富裕;今后我们还要靠“两个健康”的民营经济,高水平地去实现现代化的共同富裕。民营经济既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的传家宝,也是我们今后共建共治共享的金饭碗!
当然,我们爱护民营经济,也需要鼓励民营经济与时俱进,再上层楼。对此,我想到的是三个词:一是“合规”。要对法律和规则常怀敬畏和谦卑,再也不能“见着红灯绕着走”(合情合理合法的“红灯”),甚至以“闯红灯”为傲为荣;二是“创新”。彻底摆脱短缺经济条件下“萝卜快了不洗泥”的传统思维,下决心靠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赢取新飞跃、新辉煌;三是“情怀”。学习进步,提升境界,以更博大的胸襟和更深厚的社会责任感,为推进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尽心尽力、添砖加瓦。
——2022年1月8日成稿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