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承蒙智库和媒体高看一眼,尝试着做了一期关于共同富裕话题的线上交流。现将有关实录发布于此,算是在更大范围内作点分享吧……
结合浙江的实际情况,就“做大蛋糕”而言,最重要的是擦亮浙江今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四张金名片”:民营经济、生态经济、数智经济和人文经济;就“分好蛋糕”而言,最重要的是围绕着搞好三次分配,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提问二:浙江省有什么促进这些指标实现的措施?
刘亭:那当然有了,而且是全方位、成系统的。
中央定的浙江示范区的牌子,完整的提法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即便是望文生义、顾名思义,也可以想到其指标体系一定会分为两大块:一块是涉及高质量发展的,另一块是涉及共享共富的。通俗的表达,也就是一要“做大蛋糕”,二要“分好蛋糕”。
顺理成章,实现目标的措施也肯定是两大块。浙江的示范区《实施方案》洋洋洒洒好几万字,共九大部分。除了第一部分是“全面细化落实发展目标”以外,后面全都是达成目标的任务及措施。为了让大家有个整体性的把握,我在这里简单复述一下八个小标题:1、打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组合拳,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2、实施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双倍增计划,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先行示范;3、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先行示范;4、拓宽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有效路径,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先行示范;5、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先行示范;6、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7、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社会治理先行示范;8、构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保障措施和推进机制。也就是7个“先行示范”+1个“推进保障”。
从我个人的理解,结合浙江的实际情况,就“做大蛋糕”而言,最重要的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八八战略”中蕴含的“优势论”,扬长避短、扬长补短,擦亮浙江今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四张金名片”,也是浙江改革开放以来业已形成特色竞争优势的四个主体经济形态:一是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内源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民营经济;二是有效转化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生态经济;三是面向未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数智经济”(我的一家之言:数智化=数字化信息科技的“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内智能化、智慧化应用的“智”);四是促进“两个健康(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和“两富两美(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美丽生态+美好生活)”的人文经济。
就“分好蛋糕”而言,最重要的是围绕着搞好三次分配,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三次分配”是市场经济国家收入分配的总格局,其中包括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也有简化特称为“三次分配”的)。对此,中央财经委十次会议已经点明了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我比较在意的是,“三次分配”各有其决定分配的主体和规则。浙江下一步的努力,要进一步聚焦在规范分配的主体和相应的规则上。而所谓的“规范”,正是一个深化改革和完善法治的过程。在分配制度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一要遵循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共同富裕的“法理”;二要符合现行(包括以后“立改废释”)的“法条”。共同富裕是“天理”,国家法律是“王法”。好事要办好,就要有理可循、有法可依,决不能“无法无天”。
浙江作为一个省域,在分配制度改革上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很多相关改革,都会涉及到中央政府对浙江试点的“授权”。总之,三次分配中初次分配是基础,再分配是关键,社会公益慈善的第三次分配是补充和辅助;三次分配应当是“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负其责,各展所长、各得其所”。
这里面要害问题是三个:一是主体责任要明确。国家(政府)、集体(企业)和民众(个人)是不同的主体,各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不可缺位,也不可越位和错位,不能打混仗。
其次,主体行为须规范。分配涉及到各方切实的物质利益,所谓“谁家的奶酪”,非常敏感,所以不能兴之所至,任意而为。企业家向我吐槽,说是现在随处可见“高标立法(要求都很高)——普遍违法(事实上做不到)——选择性执法(被处理的是不确定的少数)”现象,无意间给执法者增加了不少自由裁量权,而给被执法的企业和个人,则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这种情况需要注意改进。要尽快优化直接税和间接税的结构占比,加大利得税征收比重,开征不动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新税种,完善公益慈善的冲抵税,如此等等,也不能打乱仗。
最后,还是要坚持把三次分配中各类主体的责任和行为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不能因为某个人或群体,主观认定分配不合理,就随意冲击既有的分配秩序。我们是法治国家,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不合理的法条规矩,要及时通过“立改废释”加以完善,并在今后的治理实践中“照章执行”。过去我们有过“造反有理、无法无天”的惨痛教训,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们不能重蹈覆辙。
同时还需要注意,分配中的“按劳分配”与“按要素作出的市场贡献分配”并不矛盾,甚至后者还是包容了前者的。400年前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 佩蒂,首先提出了双要素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如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及的,已经是七要素论了(“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农村改革是整个中国改革的“当头炮”。“大包干”既涉及生产经营体制变革,更是核心意义上分配制度的改革。“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三句话是“大包干”改革的真谛。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下子像火山迸发那样给调动起来了。这是我国四十年改革的宝贵经验,我们一定要按照解放思想、依法行政的要求,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分配关系。
提问三:按劳取酬中的“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对脑力劳动者的分配怎么把握?我们通过土地改革把土地的价值释放出来,分配给政府、集体和农民。那么其中的比例关系如何确定为好?
刘亭:对于前一个问题,我们姑且拿一个场景来分析。某科研团队系体制内人员,其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生产力并获得了来自市场的回报,后因“国有资产流失”等罪名受到处理。这里面就有一个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如何“摆布”的问题。
原则上,科研工作者拿了国家的经费搞科研,法规应明确研究成果产业化后收益上缴国家的比例,当事人须按要求执行,同时个人之收益也须另行缴纳个人所得税。就此,国家和个人的关系大致明晰厘定了。科研活动中使用了包括实验设备、材料和学生、助手,以及单位作为一个整体为科研提供的创新环境,所以市场化收益的相当一部分应由单位所得。单位和个人的利益分配究竟各为多少?又应由事先明确的有关分成比例或双方的契约所确定。那么一来,在“交够国家的、留够单位的”以后,剩下的都应该是自己的,并最终受个人所得税法的调节。不能因为后来觉得某个人拿的多了,单位拿的少了,就说“国有资产流失”了。这次比例不明确、不合理,那下次可以将它明确并合理化呀!如果退一万步真的就是“流失”了,那又是谁应该“守土有责”并需要被追究责任呢?
就像改革初期需要通过“大包干”的分配改革,厘定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从而调动农民等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一样,现在也需要借鉴“大包干”改革的通行法则,好好调动在创新发展中脑力劳动者的积极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家间的战略博弈和竞争,聚焦在科技和人才上。理顺对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分配关系,可是一件关系到国运的“天大的事情”。过去,我们对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以后的收益,缺乏一套很明确的办法。很多操作处于“模糊地带”,可以“是个事”,也可以“不是个事”。就像当年对待“傻子瓜子”,可以认定他是剥削,把他抓起来;也可以先不认定,看一看再说。如果都是“先抓起来再说”,那可能就会影响到鼓励创新创造同时也是创业创富的确定性,也就很难彰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价值。这显然是需要改进的。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国家、单位和科研工作者个人,完全可以在依法合规、共创共富的前提下,依靠更多的创新创造获得更多更大的收益。但基本的规矩,是需要各方收益要有明确的制度性或契约性安排,然后分配时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如果事先制度缺位,无凭无据,结果一看哪个人拿得多了就要求重新分配,甚至以“国有资产流失”为名兴师问罪,那就会打击到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造成对科研生产力的破坏,影响到依靠创新创造“做大蛋糕”的努力,那反而不利于全局和长远的发展。
至于“活化”农村土地以后的收益,如何在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之间分配的问题,总的来说,过往是农民利益所得比重偏低偏少了一点,而国家或城市政府所得比重偏高偏多了一点。所以,最近国家对征地补偿收益格局的调整,以及对土地法规有关条款的修订,都体现了农地收益“国家让利、农民多得”的政策取向。
2021年8月25日下午
(本期完)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