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总1160 #新观察系列#

10月11日下午,有幸接受浙江经视《茅莹今日秀》的现场访谈,话题是关于亚运盛会、其中特别是“亚运经济+”的。现将事前赶写的初步文案照录于此,以为渊薮,最终以正式播出的节目为准。

点击阅读:《茅莹今日秀》答问——借盛会东风,挖掘“亚运+”经济(上)
 

10月8日晚,杭州第19届亚运会正式落下帷幕。作为自带巨大流量的亚运,对城市能级的提升显而易见。今天的节目我们特别邀请到了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委员刘亭研究员,就“亚运经济、城市提升”这个话题展开探讨。

问:杭州亚运会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助力了民营经济发展。浙江义乌被喻为“世界超市”,其以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著称。今年1至8月,义乌体育用品出口50.8亿元,同比增长33.0%。有一位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做了16年球服生意的老板直言不讳地说,亚运会期间,订单一下子冒出来很多,有些中亚的客商找上门,一次性就订了一万多件球衣…,这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不是最直接地让浙江的市场主体,尤其是小微企业,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赛事红利?

:我们这次访谈的主题,不就是“亚运经济+”吗?一次大型赛事,从运动场馆到运动设施,从运动器械到运动服装;从赛事服务到赛事保障,从赛事传播到赛事展演,一直到最后扩散开来的体育运动、全民健身,那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当然会拉动方方面面的供给。民营企业市场意识强、反映速度快,决策效率高、运营机制活,往往能出奇兵、制胜局。去看看亚运会最小金牌得主崔宸曦胸前挂满的纪念徽章吧,温州苍南的金乡徽章厂,这回可以有一次令人满意的进账;富阳祥瑞造的比赛龙舟,自重轻、浮力好、摩擦系数更小,帮助中国队拿下了“五金一银”,那还不是赚得盆满钵满?龙舟赛已成了全国各地端午节不可或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类似贵州“村超”那样火爆的大赛事指日可待、商机多多。

问:其实杭州亚运的经济红利,还形成了一圈圈的“涟漪效应”,辐射整个浙江区域。除杭州为主办城市外,坚持“以杭州为主,全省共享”的原则拓宽覆盖面,史无前例地设置了宁波、绍兴、湖州、金华以及温州5个协办城市。以淳安县千岛湖的界首乡为例,本届亚运会自行车、铁人三项等比赛在这里展开。很难想象,这里也曾是偏远闭塞、略显滞后的山乡渔村。而在浙江,像淳安这样的山区县有26个。刘主任,亚运会的成功举办是否也给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带来了不小的红利?

:“杭州为主,全省共享”——这个口号里就包含着新发展理念中的“共享”,其实就是“共同富裕”的另一种说法。千岛湖的功能,是一步步给挖掘出来的。最早是移民搬迁、蓄水发电;后来是山清水秀、开心旅游;再接着是“农夫山泉有点甜”,“大自然的搬运工”,还一不小心造就了亚洲首富钟睒睒;现在则是水上运动和赛事。亚运会上的马拉松游泳项目,也是在界首乡的国际体育中心开赛的,中国队包揽了男子和女子两块金牌。据说运动员觉得这水质太好了,后程干脆喝下湖水补体力、冲金牌。前面讲的这一波波下来,绿水青山真的就变成了金山银山,而当地的老百姓,也就这样脱贫致富、共同富裕了!

问: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筹备亚运的8年来,刘主任您觉得杭州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哪些方面

:一方面是外在的、物质的,肉眼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譬如运动场馆和设施,譬如大规模的城市更新,特别是公共交通的改善,地铁的通车里程更是突飞猛进。还有一方面是内在的、人文的,通过言行举止可以感受到的,譬如老百姓的素质、大型赛事和活动的组织协调能力、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责任感,等等。种种变化,还是体现在或者说是回到了这句口号上:“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

问:前不久,杭州市市长姚高员宣布到2025年,杭州要初步形成杭州特色的赛会体系,成功举办三项国际单项体育组织顶级赛事,每年举办国际和国内高等级赛事10项以上,杭州城市知名品牌赛事6项以上。看来,“杭州不单单要举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更要打造国际‘赛’会’之城。”刘主任,您对亚运+经济,或者说后亚运时代的城市发展,有怎样的畅想和期待?

:亚运即将结束之际,听到姚市长的一番对杭州放大亚运效应的谋划和提出的奋斗目标,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不说“千年等一回”,但也是多少年才能赶上一届亚运会,太难了!准备八年,热闹个把月就在某种意义上“归零”,那就太可惜了!从一次性的亚运经济,提升到经常性的会展经济;从独一份的赛事经济,扩展到纷繁多样的服务经济,这样的宽视野是必须的

但是,仅仅停留在功利的层面来看待亚运经济,我认为还是远远不够的。和制造业提供的产品,相对间接地满足人的需求不同,服务业提供的服务,是面对面、更直接地满足人的需求,感知度更强,体验更深入。老百姓不是有一句话嘛:“办酒容易请客难”。撇除其他不可言说的因素之外,同样花钱办酒,为什么有的是门庭若市,有的却是门可罗雀?那还不是因为人缘,因为情商,人们都奔着对您的好感而去的。有实力更要有魅力,有硬实力更要有软实力。会展办起来,观众和游客卖不卖账,愿不愿意到您这里来消费,既叫好,又叫座(票房收益),那才是最硬核的。所以,我在《潮新闻》上发过一篇“读端”栏目的短文,提及我们还要树立一个人文经济的理念。要靠价值观、靠人文精神的软实力,吸引全中国、全世界的人们来到您杭州,来到您浙江,并进一步靠着您人文内涵的品牌影响力,去买您生产的优质产品,去用您提供的一流服务。

我在文中写道:“这世上有条件办赛的城市多了去了,为什么您就能成为众望所归的“国际‘赛’会之城”?这不禁让我想起了2008北京奥运的三句口号:“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其中特别是“人文奥运”这一句。您的友善和包容,您的自强和自立,您的历史和传说;您的文学和艺术、您的风情和时尚;甚至是您的风光和美食,都会折射出您的精神之光,都会成为人们的灵魂之(依)傍。它也必定会加持和赋能这座貌似物质的城市和众多单纯竞技的场馆,转化为独特而坚韧的中国力量。”文章的结尾我有一句设问:“亚运经济乎?人文经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难道只是一次性的亚运经济吗?它应当借此转化为积淀深厚、特色鲜明,充满魅力、永续发展的人文经济!这句话既是全文的结尾,也是开篇的题目,更是我对后亚运经济的一点粗浅思考

结束语


其实每一个在杭州生活的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感受着亚运会给杭州这座城市带来的积极变化,还有那些因为亚运会来到杭州的外国友人,他们的生活也在这场盛会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丰富和提升。这才是杭州亚运会的真正价值——它不仅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一次城市的全面展示和升级。在这个过程中,杭州用自己的实力和魅力,向世界证明了它的价值和未来的无限可能。(全文完)

 
 
话题:



0

推荐

刘亭

刘亭

554篇文章 2天前更新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