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总1194 #新观察系列

 

7月29日,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浙商》杂志,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活动——浙商智库问道省级实验室,首站走进了白马湖实验室。50多位专家学者、浙商知名企业家齐聚一堂,洞察未来能源发展新格局。现将笔者在交流座谈会上的即席发言实录如下,和诸位朋友做一个分享……

 

2024年7月29日实录

 

今天来参加这个活动,“开眼”且“受教”。白马湖实验室给我留下的印象,一是硕果累累,二是亮点多多,三是人才济济。

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老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入上个世纪的后半叶,像我们这样的后发国家,不但要继续完成“老三化”的未竟任务,还得面对“新三化”即“数智化+绿色化+人文化”带来的挑战和变革。老话讲“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我们只有认知趋势、把握趋势、顺应趋势,才能赢取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权。

今天来到白马湖实验室,主要是学习考察侧重于能源领域绿色化应对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毕竟我们的最高领导人,已经在联合国大会上,对我国在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即“双碳达标”,向国际社会作出了庄严的承诺。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一目标的达成,又谈何容易!

尽管刚才高翔院士在演讲中提及,联合国国际能源署认定中国的新能源产能技术是全球第一。但因为我们人口众多、工业生产总量太大,减碳技术的应用又参差不齐,事实上我国目前仍然是全球碳排放第一大国。在不涉及发展权的特定意义上,有人甚至把中国说成了当下导致温室气体效应的“罪魁祸首”。

“世界工厂”这顶帽子,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意义非凡。但如果我们对因此而带来的能源消耗,不能迅速提升到清洁生产、低碳循环和高效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水平上,那这顶帽子届时也会成为我们的“不能承受之重”。国际上核定碳排放不是按消费来计算,而是按生产来计算的。如果一国仅仅为出口而生产,那出口越多就碳排放越多,将来可能被征收的“碳税”也就会越多,从而大大增加成本而消减利润。这其中的道理,我们一定要想明白,从而切实增进我们对减碳循环、绿色发展和高效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战略自觉和历史主动。

刚刚蒋泰维老厅长在发言中,提及我在考察过程中和他“咬耳朵”: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创新体制机制。这正好就是我们当下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需要高度关注的主题。我觉得刚才他展开阐述的“战略定位、领军人物、持续投入、体制机制”这十六个字,讲得很有针对性,我非常认同。

关于实验室的战略定位,我更倾向于白马湖作为浙江省级的十大实验室之一,和“国家队”的实验室侧重“基础研究”有所不同,和省级十大技术创新中心侧重“应用研究”也有所不同。而是应介乎于两者之间,侧重所谓的“应用基础研究”。从可扩展的角度看,“上”可以在新能源低碳发展中的某些细分领域,逐步提升至“基础研究”的层次;“下”则可以在新能源需求侧或供给侧的某些点位,作出技术孵化和产业转化的积极探索。

最后,我还想强调的一点是,回望46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所谓改革,就是要触及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说得土一点、直接一点,那就是要“动奶酪”。我建议在白马湖实验室的建设发展中,能很好借鉴当年农村改革“大包干”的经验(道理是相通的),切实深化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体制机制改革,具体包括人才使用、绩效评价、收入分配等方面,同时营造一种自由、宽松和包容的创新环境,从而走出一条基于科技创新内源内生积极性调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话题:



0

推荐

刘亭

刘亭

570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