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摘要】“像关注财政赤字一样关注生态赤字”,“借债要还,生态债务同样要还”。


 文元老先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他领衔的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每年都要推出一份极具影响力的发展报告。

这篇发表在广州日报上的短文,大约是他一次演讲的笔录。题目恐怕也是记者为其编发的,倒是蛮有冲击力的:“像关注财政赤字一样关注生态赤字”。开篇的句子也好:“借债要还,生态债务同样要还”。

老先生所论极是,而通篇贯注的,便是一个生态经济的意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本没有错,但在实际生活中,又的确程度不同地演变成了“以经济建设为全部”。GDP本是上个世纪经济学领域最大的成就之一,直到今天还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综合的指标,但一演变成了“唯GDP论”、“GDP崇拜”,单一以GDP大小论输赢,GDP也就悄然变味了。

为此有人推出了绿色GDP的概念,并试图以此构建起一个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尽管至今为止这一切都还在探索之中,远未像它的“大哥”那般成熟,但他终究是代表了方向、象征着潮流,“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绿色GDP的理论根基是什么?我以为是生态经济学。生态作为一种资源,作为一种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有价值的。对于这种价值的计量、消费、补偿、交易和相应制度设计及运行的总和,就是生态经济。研究生态经济的专门学科,就是生态经济学。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发表了《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一文,首次提出“生态经济学”概念。又是美国的生态学者布朗,在本世纪初撰写《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一书,呼吁经济原理与生态原理同构,经济学家与生态学家携手,共建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模式——生态经济;并要求以环境中心论取代经济中心论,加速实现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的转换。

我们现在常说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推出了两大理论创新:一为科学发展观,一为和谐社会论。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两大创新的诸要素中,曾有一个相同相通的东西,这就是生态经济学。谓予不信,且听我一一道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推出的科学发展观,内涵无非“一、三、五”。“一”为核心:以人为本;“三”为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五为“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推出的和谐社会论,内涵无非“六大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细心体察,两者中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谐发展,这难道不就是生态经济学的意识吗?

作为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旗帜性理论,无论是科学发展观还是和谐社会论,不约而同地关注可持续发展,殊途同归地强调生态经济学意识,这是极为罕见、也是意义极其重大的。

就现阶段的中国而言,现在的问题不是发展不发展得起来、发展的速度是快还是慢的问题,而是传统发展模式的“红旗倒底能打多久”的问题,是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

中国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无非是外贸出口大于进口、外资引进大于“走出(去)”。但在一个产业竞争力和制度环境并非十分优越的国家里,能持久地造成以上两个“大于”的深层次原因何在?现在看来,也是与经济运行的大量“透支”分不开的。一个是劳动力的透支,主要是农民工。他们将一生中最好的时光用于候鸟式的打工生涯,但并未获得相对应的工资收入、教育培训和社会保障。一个是生态的透支,主要是资源环境。资源迅速衰减,环境急剧恶化;“大量生产、大量废弃、大量污染”,全然不计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和生态环境成本的高昂。

结果是换来了什么呢?换来国际上打不完的贸易仗,国内则是日见突出的社会矛盾。“内外交困”逼得我们反思传统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逼得我们下决心转变增长方式,构建和谐社会。

发展模式转型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和未来。确立生态经济意识,自觉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论,中国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明天!

(成稿于2007114日,刊于《发展规划研究》2007年第1期)

 背景文章:像关注财政赤字一样关注生态赤字

话题:



0

推荐

刘亭

刘亭

539篇文章 27分钟前更新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