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摘要】 这次拜读“权威人士”的发声,心中的担忧放下不少。一篇《开局首季问大势》,表面上似乎仅是就短期而论,其实是中长期的战略考量。文章的基调,也不似往日那般焦灼,倒显得有些自信和从容了。


对于当前的经济走势,大家都十分关心。社会舆论的热点多多,但最后终究还是要归结到经济或谓生计上来。日子过得不好,怨气自然就多,天下也很难太平。

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持续下滑多年。不是说一定要回到两位数的高增长才能算好,且不论这不符合地球上所有经济体发展的普遍规律,就是那个漫天的雾霾、遍地的“行骗”也告诉我们,中国的经济再这样干下去也是受不了的。

要害的问题是,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前景,就要痛下决心对传统的发展方式改弦更张,对僵化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而转型发展总是要付出代价、经历痛苦的。眼前我们正在面对的,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时期和阶段。

对此,国家有两种选择:一是以需求侧管理为重心,推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用提高全社会杠杆率的风险,换取一时的“保增长(苟延残喘)”;另一是以供给侧管理为重心,义无反顾地推进结构性改革,经“分化、改组、创新”的痛苦,赢得长久的“稳增长(健康持续)”。以此来观照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文野和高下自然也就大体分明了。

我对明的或暗的“四万亿”的排斥,大多源于对政策制订的“不识时务”和“利令智昏”:明明进到新的山头了,怎么就不知道换首歌唱唱?且为了个把没有多少含金量的百分点,居然就能将事关家国命运的转型发展丢在一边?

至于我后来转而强调的“稳增长”,是从为转型、为改革、为创新提供一个最起码的外部环境而言的。自行车都倒地了,又何谈循序渐进地转入新的发展轨道?但是我们的有些努力,恰恰是只要车还能前行,就不问方向地“只管低头拱”,我以为那更是“自蹈死地”——无非这个“死”,是“立马休克”还是“迁延而亡”。

这次拜读“权威人士”的发声,心中的担忧放下不少。一篇《开局首季问大势》,表面上似乎仅是就短期而论,其实是中长期的战略考量。文章的基调,也不似往日那般焦灼,倒显得有些自信和从容了。

一是不以一时一地论成败。个把月份、个把季度的数据能算个啥?莫非你当真是掐到了大周期的“转折点”。过去我们有些人一会儿“开门红”、一会儿“小阳春”;指标回升则喜形于色,一旦下行又惊慌失措;一惊一乍、反应过度。记得笔者就曾写过《淡定向前方》、《惟愿总是平常心》等,描摹和“开涮”那种心中无底的得意和慌乱。

二是敢于触碰敏感的话题。“鸵鸟把脑袋埋在沙子里”,总是不行的。关于运行态势的“U”型、“V”型和“L”型,这次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结论。危机爆发后的2009年,我曾多次涉及这一话题。我是“V”型的反对派,以为这必定会导致剜肉补疮、饮鸩止渴式的“救市”,从而自然而然地冲淡甚至是掩盖转型的必要及迫切;但我是“U”型的拥护者,希望经历一个较为彻底的转型,赢取下一个发展的主动权(当然不是指望再回到两位数的高增长);在我看来,有意无意规避转型和改革的挑战,最后的结果必定是一个“L”型,滑入“中等收入陷阱”,死得很难看。现在回过头再去品味当年的闲扯,这样的看法似乎也能站得住脚。至于有人质疑《大势》文中谈到的结论,还把股市“大跌”归咎于此,我觉得没有必要。那切下去的,只是一个小周期的断面,是针对某些人“一两年能过去的”“速胜论”而言的,强调的却是转型的艰巨性。

三是直面“两难”“多难”的选择。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巨系统”,哪还会再有“一碗凉水看到底”的好事了?但再是纷繁多变,你也不能始终无解啊!怕就怕“既要这样,又要那样”的“不倒翁”,啥问题说明不了,啥问题也解决不了,有的只是一张“永远正确”的大师面孔。这次文中的观点鲜明,方向确定,让人读后提神提气。譬如“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就要比那种乌托邦式的“均衡发展论”靠谱得多。又譬如供给和需求两侧的招数都需要,但“供给侧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笔者加),供给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这就对了,矛盾的双方互为依存、相辅相成,但必有一方是主要方面,是“决定事物性质的”。

四是回归规律和常识。道理一套一套的,但到了事情面前,“心里明白腿打飘”,总是忘了最起码的常识。无论是股市、汇市还是楼市,意思都是一样的。各大媒体先是为所谓的“牛市”背书,一旦股指下跌又组织“国家队救市”;为了拉动投资动员房地产商“入市”,一旦房价上涨又行政限购。满场子下脚,踢的都是臭球甚至是“乌龙球”。好了,这次的政策取向是“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而穷根究底,还是那句老话的翻新:“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好决定性作用”。“那些本身没有行政干预、市场机制发挥较好的领域,就别再去指手画脚了。”

实情在胸,真理在手,那个讲话的气度,大抵是可以做到自信从容了吧?

(成稿于2016年5月10日,刊发于《浙江经济》2016年第9期)


话题:



0

推荐

刘亭

刘亭

542篇文章 4小时前更新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