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 旧文首发 ※
 
  【题记】到电脑的“故纸堆”里翻寻“古董”,无意间看到了这篇《辞旧迎新话心态》。觉得不但对于年度之间,而且对“五年规划期”之间人们普遍心态的矫正,或许都有点助益。于是不揣鄙陋,拿来编入“‘十四五’杂谈”,作为旧文新发(之十)了。
 
  2014年,那还是在“十二五”规划期内。那时的发展环境,压力主要来自于内部,无非是经济转型太慢,包袱背得太重。没成想才不过一个五年规划期,就风云突变了,外部形势根本性逆转。如今内外压力加上疫情冲击“三碰头”,也真够“十四五”规划期的发展“喝一壶”了。
 
  处于当下这个极其敏感的“非常时刻”,心态实在是太重要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确实要保持我们的战略定力。而这定力,不是别的,正是“打铁先得自身硬”,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
——2020年8月1日
 
 
 

 

  【正文】2014年即将过去,盘点这一年的浙江经济,或许有人心态不大好,觉得干的也不怎么样。因为上年省人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8%左右”。结果看来无论如何“决战”和“冲刺”,最后交出来的答卷也只有7.5%(补注:次年正式发布为7.6%)了。
 
  对此,我倒很不以为然。首先,7.5%也是“8%左右”,并没有滑出预期的区间。其次,按我原先在公开媒体上的发声,GDP增速作为咨询机构开展比较研究很有必要,政府关注经济运行也可以将其纳入视野,但列为政府工作报告的“法定要件”,实在大可不必。再次,即便一定要在报告中出现,那也要回归“预期指标”的本性,而不要一个劲地往奋斗目标上去套,动不动考核一把,来不来排个名次,弄得从上到下“亚历山大”、倍受煎熬。
 
  其实,今年浙江的经济运行还真不错。第一我看就业、收入和物价。新增就业原定80万人,结果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大约在3%左右;城乡居民收入一个达到4万,增长9%以上;一个逼近2万,增长11%以上,都大大高于GDP的增幅,且农民收入相对增幅更高;物价水平也是稳定的,温和上涨2.2%,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这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的目的性体现得很好,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第二我看创新驱动、结构调整和质量效益。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21%,高于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14.7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前三个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高于GDP增速一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51.2%。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也均高于同期规上工业,占比有所提高。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加值增速和比重回落明显。民间投资比重达到61.6%,三产投资增长20.6%,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66.1%。前三个季度全省工业企业利润增长9.8%,比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出3.2个百分点。这也就是说,我们所期望的转型升级都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也的确有不少亮点。
 
  至于投资增长18%之类的预期指标,原本就定高了,现在达不到也没有太大关系。对于浙江来说,现在用于固定资产的“硬性投资”增幅下来一些,恐怕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在资金和土地高度紧张、结构调整“扑朔迷离”之际,我们特别要强调的是有效投资,而且要更多关注科技研发和人力资本方面的“软性投资”。
 
  财政收入增幅下来了,但我们依靠压缩开支、厉行节约,收支总格局还大体均衡。这些年来财政开支中政府的行政支出增长过快,客观上也容易造成“全能政府”、“条条专政”等旧体制的“复归”,实在是干扰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发挥的一大毛病。现在我们不但要大力贯彻八项规定、反四风,努力建设一个“廉洁的政府”,我们还要尽量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不必要的干预,努力建设一个“廉价的政府”。
 
 
  至于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定多少,大可以看开一些。浙江“十二五”规划的经济增幅预期是“8%左右”,当时在全国是最低的一个水平层级,几乎所有省市的目标都比我们要高。但现在看起来,还是定得稍低一点更为“靠谱”。浙江作为沿海较为发达的省区,说是比全国提早进入了“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我看一点都不为过,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浙江省这些年来经济增速走低,其实是一种趋势性的变化,并不是浙江的干部群众不努力。这个走低,既是一个信号,也是一个警醒:大气候已然改变了,我们的动力、结构和体制如若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再靠“老一套”还撑得撑不了局面?那其实也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
 
  所以,多日前记者来问我,你对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什么期待、2015年全国GDP增幅会定多少?我们浙江会定多少?我在重申了对GDP不必过于在意的看法之后谈到,“明年中国的经济增速,预计会在7%左右;而浙江的经济增速与国家保持一样便可,没必要也没有能力冒那个高,不必‘打肿脸充胖子’‘瘦驴拉硬屎’”(见12月8日《浙江时局》APP)。
 
  当然,也有精心测算者对我说,明年我省不搞到7.3%,那“十二五”8%的目标就完不成。我笑言,没有8%,即便只到7.5%,不也是和今年年度一样,仍然还在“合理区间”吗?“定8”其实就是要“超8”,有区间还非要“宁左勿右”,这又是何苦来呢?还是把我们的“在意”和“刻意”,放在深化改革、调整机构、转型升级上比较好。既然已经是“新常态”了,我们为什么还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新心态”呢?
 
  记得胡锦涛总书记2009年在省部级高级领导干部研讨班上系统阐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时,曾讲过两句非常到位的话。一句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还有一句是“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一个“表面实质”、一个“刻不容缓”,已经把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说得再透底不过了。
 
  对GDP增速淡定一些、看开一些,对转型升级急迫一些、着力一些,或许就是一种和新常态相适应的新心态吧!
成稿于2014年12月21日
 
 
 
话题:



0

推荐

刘亭

刘亭

544篇文章 5天前更新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