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题记】旧有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秩序,现在有了一个变动的机会。也就是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谁抓住了机遇谁就能胜出,谁丧失了机遇谁就会败退。我在去年那篇文章最后结尾处说,这时候“往往会有更多‘乱世英雄起四方’的机遇”。当然原来的那个老话,下句接的是“有枪便是草头王”。换一句话说,就是你有实力,你就可以当“草头王”,有这么一个机会在那里。
  但是这种机会,我总觉得天上掉不下来,地里也长不出来,只能靠我们自己干出来。所以,我是非常赞成2018年11月1号,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第一次讲的那个话,当然以后在多次会议上他还反复强调过,关键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
 
 
  【正文】战略机遇期表现在哪里?就是旧有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秩序,现在有了一个变动的机会。也就是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谁抓住了机遇谁就能胜出,谁丧失机遇了谁就会败退。我在去年那篇文章《战略机遇期还有吗?》最后结尾处说,这时候“往往会有更多‘乱世英雄起四方’的机遇”。当然原来的那个老话,下句接的是“有枪便是草头王”。换一句话说,就是你有实力,你就可以当“草头王”,有这么一个机会在那里。
但是这种机会,我总觉得天上掉不下来,地里也长不出来,只能靠我们自己干出来。所以,我是非常赞成2018年11月1号,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第一次讲的那个话,当然以后在多次会议上他还反复强调过,关键是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
 
  什么叫把自己的事情办好,首先还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要没有打仗,这个就坚定不移,不能动摇。特殊时期搞的“政治可以冲击一切”,那是绝对不行的!如果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发展是硬道理”有动摇和模糊,那就会对当前造成一个巨大的威胁。国际战略竞争,说到底最后要凭实力说话,所以说还得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所谓“自己的事情”,其实就是八个字,我以前的文章里也有写到过,叫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实际上我们的两个一百年,应当说前一个一百年我们抓住了经济起飞的机会,把老百姓的生活搞到全面小康的水平。但是第二个一百年,我认为相当之难,因为那意味着要全面完成现代化转型。完不成的话,不但全面的现代化实现不了,原来的全面小康也恐怕保不住,那就叫“中等收入陷阱”,呲溜一下就滑进去了。“中等收入陷阱”表面上看是人均GDP、人均收入上不去了,进入不了高收入经济体,但实质上是个动力机制问题。如果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还主要是靠原有的自然物质要素的平面扩张,那就不行了。今后要靠全面的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相关联的是科技创新,和生产关系变革相关联的是制度创新,但和整体生产方式进步相关联的是人文创新。国家现在无以复加地强调创新,强调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创新成为发展的主动力才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最重要的一个关键。
 
  在创新问题上,现在有一点偏差。这个偏差就是把一个全面的创新,给它片面地等同于单一的科技创新了。科技创新当然极为重要,但是中国现在到了这种发展水平,仅仅聚焦于科技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它一定是一个全面的创新。什么思想创新、理论创新、观念创新等等,其实说的都是一件事。又不能少,又不能多,那不多不少的在我的眼里,主要是三大创新:第一个是跟生产力的发展、跟GDP总量的扩大、跟社会财富的增加直接相关联的,这叫科技创新。第二个是跟生产关系的变革、和优化我们的制度安排、管理架构、或者叫治理体系相联系的,这叫制度创新。但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合在一起,就叫生产方式。在生产方式当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因子和要素还是人,而人又是有思想、有价值观偏好的,也就是有人文、精神、情怀的追求的,所以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之外,我们再抽象出来一个更重要的、是跟人的思想和行为相联系的创新,这叫人文创新。
 
 
  这样讲创新未免抽象和乏味了一点,那我就举一个例子。40年前启动改革开放,我们的农业生产力,怎么就像火山爆发一样的冒了出来?那是因为我们搞了农村的“大包干”,“大包干”就是制度创新。但是我们必须要懂得,在面上推开大包干之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创新,那就是全党开展了关于什么才是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结论是实践,是实事求是。没有这场解放思想的人文创新,那就不会有“大包干”、承包制的制度创新;而没有“大包干”的制度创新,也就没有一系列的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开放。改革从农村扩展到城市,扩展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也就眼睛一眨的工夫,到2010年我们国家就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这个奇迹是怎么发生的,似乎都难以想象。因此,我认为抓住战略机遇期很重要,而抓得住的唯一出路是要推动全面创新。
 
  “锻长板”。是一个新词。我礼拜一在南京调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开会的时候主持人就点到这个词儿,说是7月30号政治局会议中提出的。词儿是个新词,但内容并非新的。现在的很多口号,譬如信息经济、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其实本质上都是一回事;城市化和城镇化也是一个道理。“锻长板”现在要防止“见物不见人”的惯性思维。好比说超大能力的制造业、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都是我们的长板,这显然没错!但我们最大的长板在哪里?最大的长板是中国搞了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走上了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怎么才做到了摆脱贫困落后,40多年改革开放给我们锻造了一个最大的长板。但是现在我们对这个长板,有点不太珍惜。
 
  我讲什么事情,都愿意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分为两方面来讲。我不是光讲生产力方面的“锻长板”,还要讲制度创新等生产关系方面的“锻长板”。超大能力的制造业和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都是长板,但怎么才能尽可能地把它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说到底还是要靠能够畅通内外循环的人文制度创新。40多年形成的市场化改革成果和制度型开放趋势,是我们最大的长板,这个方面仍然要进一步继续锻造。
 
  什么叫“锻”?锻就是千锤百炼,就是要把我们现在半拉子的市场经济,提升为现代市场经济。我在纪念改革开放40年的封面人物画面上题写了两句话:“改革行至中途,我等仍须努力”。所以之前总书记总是在讲:“要把改革进行到底”!这就像当年解放战争打到长江边上,蒋介石提出来要划江而治,美国人包括斯大林都帮着老蒋说话,但毛主席写下了大气磅礴的七律:“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喊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现在的改革开放,也是要再打一场“渡江战役”和“海南岛战役”,最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传统的低标准市场经济,什么时候成长为现代的高标准市场经济了;初级的人格化治理,什么时候成长为高级的法治化治理了,我看我们国家从全面小康到基本现代化,再到十个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问题都好解决了。别人在乎什么各有千秋,但我是这么看的。
 
  讲全面的市场经济全面也可以。我还曾讲到过浅表的市场化,要变成深层的市场化,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讲的是“全面深化改革”。中央现在还有在说“高标准市场体系”,其实都是一回事,包括这次7月30日政治局会议讲要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用深化改革的办法优化营商环境。
 
 
  反正关于改革开放,每次中央都讲,但是很多中国人都听得麻木了。实质性的突破确实也不够,就好比说土地制度改革,到现在为止就总体而言,还是城乡分治。比如十八届三中全会都讲透了农村建设用地同权同价入市了,但面上落实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呢?反正是不敢恭维就是了。现在就是要让人感受到像40多年前那样,是真想改、真敢改、真在改,而不能总是花拳绣腿,表面文章。我也相信“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的确是简化了程序,提高了效率。把所有的次数,都给压成为一次,或就算是一次,但事实上呢,哪止一次?现在又有“最多跑一地”,然后又是什么“一件事”,说法变的很多,但只要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啥事都是眼睛向上、对上负责的话,什么“跑一次”、“跑一地”,最后还是解决不了问题。跑来跑去,次数多少、地方多少,这还都是形式上的、程序上的,关键是到底有没有把“三个有利于”的好事办成!要以“把好事办顺、办成、办好”为最终标准,来把握“最多跑一次”改革要解决的实质和要害问题。
 
  譬如机构改革。按照马克思的说法,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包括法律、意识形态等在内的整个上层建筑,或快或慢的都会发生变革。我们的机构改革,不能说它没改,也不能说一点成效没有,但是我看实质性的改革进展还不够,我比较喜欢用“实质性”三个字。
 
  第一,“权”有没有减?就是政府的权力有没有更多的放给市场主体、经济组织,或者是让渡给社会组织,而政府稍微管的要少一点,管得要间接一点。第二个,“人(机构编制)”有没有减?以前朱总理的时候说要减一半,虽然后来很大一部分是改成了玩笑话说的“夜总会(行业总会)”,但是减一半还真的就算是做到了。第三个,关键是“钱”有没有减?现在政府机关的很多事,都通过购买服务在做。“此处不养爷,还有养爷处”,花钱买就是了。总的来说,在我们创造的整个财富之中,用于行政开支的部分确实太多了一点,所以我们现在的这个税收就很难减得下来。浙大的老师和我说起,虽然减税有成效,但这头讲流转税减少了多少,那头不说所得税增加了多少,最后企业一算总账,净减少的数额并不像宣传的那么多。自欺欺人的数字游戏,要尽量少做,最好不做,因为“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现在有一些东西是在自拉自唱,自娱自乐。好比说考核,多少年前我就说了,现在的考核已然成为了一种“公害”。考核最应该是通过公众对于政府部门、对于行政官员的有效监督来实现,或者是通过第三方机构的独立评估来实现。但现在总是上对下布置,下对上汇报,最后都是体制内的自导自演。上面布置的工作没抓手,就说我要考核,然后设计一个无所不包、看起来非常严谨的考核体系。但是事实上呢,这些考核的很多数字,都还是底下报上来的。你愿意考核什么,我就会给您上报什么。然后您为了验证他报上来的数据真假,您又增加了更多的考核指标和台账要求。所以按“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这么一个趋势发展下去,结果就是“权、人、钱”,一个都没有减下来。
2020年8月12日
 
(下接之二)
话题:



0

推荐

刘亭

刘亭

542篇文章 4小时前更新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