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丨回忆与反思:一九七二年的冬天——富锦杭州知青史料遗存之四
刘亭 | 2025年03月31日
富锦杭州知青史料遗存系列#总1225 “现将胡建的《回忆与反思:一九七二年的冬天》发布如下。作为哲学博士和浙江省委党校的教授,作者对其不同寻常的六年北大荒知青生活,有着他特定视角的理论思考……” 1974年胡建作为兴隆公社知青代表参加富锦知青会议(后排左2) 成文于2018年12月12日,曾发表于《青葱岁月——兴隆知青纪念文集》一书,本次网络版发布作了个别文字订正。 ▼ 明年(2019年)是我去黑
袁敏:荒野之恋——富锦杭州知青史料遗存之三
刘亭 | 2025年03月27日
富锦杭州知青史料遗存系列#总1224 《富锦杭州知青史料遗存系列》,得到了作家袁敏之前描摹知青情感生活的《荒野之恋》(终版,曾刊于2021年《江南》第2期)。此时此刻,李商隐的《锦瑟》萦绕在耳边,更哀婉地被感念于心田: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杭州知青下乡40周年重返富锦
王效良:我认识的熊虎——富锦杭州知青史料遗存之二
刘亭 | 2025年03月25日
富锦杭州知青史料遗存系列#总1223 “作为一名《富锦杭州知青史》编撰工作的“顾问”,在翻阅相关史料的过程中,感到实在应当把当年经手的一些知青文稿,除了编入厚重的《青葱岁月》纸质书以外,还需要在我的公号上再作一次网络电子版的发布,以便给老知青和关注知青命运的人们,多留下一些便于流传的史料和记载。在纪念杭州知青远赴北大荒插队务农56周年(1969.3.9)的日子里,王效良最新撰写《我认识的熊虎》一文
于小平:终生难忘的记忆——富锦杭州知青史料遗存之一
刘亭 | 2025年03月14日
富锦杭州知青史料遗存系列#总1222 “作为一名《富锦杭州知青史》编撰工作的“顾问”,阴差阳错的,却始终未能赶上该书清样的形成过程。1月23日,我在第一次参与相关编辑工作会议时,拿到了“新鲜出炉”的“样书”。在此后进入角色、翻阅相关史料的过程中,感到实在应当把当年经手的一些知青文稿,除了编入厚重的《青葱岁月》纸质书以外,还需要在我的公号上再作一下网络电子版的发布和传播。毕竟《刘亭随笔》设立至今,大
刘亭:缘何再来一场民企座谈会?
刘亭 | 2025年02月26日
新观察系列#总1221 2025年2月18日成稿 ▼ 时隔6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记得上一次开会的时间是2018年11月1日,我在学习的过程中,痛感其中有一句话是全篇讲话的文眼所在,也就是“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为此,我还将之归结为三个关键词:“长期坚持、内在要素、自己人。” 其中
刘亭:创新东风第一枝
刘亭 | 2025年02月18日
新观察系列#总1220 “2月8日,有幸受邀赴《浙商》全媒体中心,做了一场关于“杭州六小龙”的直播。接着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杂志、世界浙商客户端,联袂推出“科技新浪潮”大型系列报道,意图“揭开新时代浙商军团破局全球科技博弈的密码,”并发来撰稿邀约。2月10日,本文作为系列之一正式推出,我也稍后在本公号上予以发布……” 2025年2月9日成稿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乙巳蛇年新春,以D
刘亭:“DS(DeepSeek)现象”背后的人文因子
刘亭 | 2025年02月17日
新观察系列#总1218 2025年2月1日成稿 ▼整个乙巳蛇年的春节,热度最高、持续最久的话题,莫过于所谓的“DS(DeepSeek)现象”了。这个不到140人的AI公司,“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短短数日,就搅得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关键是小小寰球、大洋东西,都不得安生。从科技、媒体到政府,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发声:好像在这个时候不插上一嘴子,自己就没活在这个星球上似的。 我曾在甲辰年的腊月十五撰文,
刘亭:乘势而上“新经济”
新观察系列#总1219 2025年2月6日成稿 ▼几乎是同一时辰,我分别接到了来自省内、兄弟省市和国家媒体几个方面的来电,邀约我为新一年的浙江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我心想,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的经济工作会议都开过了,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开工日,又再接再厉召开了“新春第一会”,该说的话都已经说了,甚至连该做的事都已经实质性启动了,还有什么“马后炮”可以放呢? 在对方的启发下,我也觉得,所有的这些精神指导和工作部
刘亭:人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下篇)
刘亭 | 2025年01月27日
新观察系列#总1215 “ 有幸受邀,参与了朗迅科技的一个关于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在听取了企业情况的初步介绍以后,有几点粗浅的想法,先和大家做了一个交流。现将首次调研座谈中的即席发言实录,分上下两篇发布如下,此为下篇。 ” 点击阅读:人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上篇) 2025年1月10日成稿 ▼ 接上篇 再次,我们还得发挥产教融合的传统优势。来了以后才知道,朗迅原来就是搞培训出山的,这是我们的
刘亭:人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上篇)
新观察系列#总1214 “ 有幸受邀,参与了朗迅科技的一个关于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在听取了企业情况的初步介绍以后,有几点粗浅的想法,先和大家做了一个交流。现将首次调研座谈中的即席发言实录,分上下两篇发布如下,此为上篇。 ” 2025年1月10日成稿 ▼ 首先,要顺应人文化发展大趋势关注企业文化建设。我觉得我们朗迅科技的经营决策,应该说是极富远见的。你们对于产品或谓技术路线的选择,或是在产业
刘亭:再来几个“马云”又如何?
刘亭 | 2025年01月17日
新观察系列#总1213 2025年1月13日成稿 ▼坐车途中,偶尔翻到一篇“杭州四小龙”的公号文,题目让我眼睛一亮,马上畅快地读了下去。 作为人工智能的门外汉,我当然有许多并不了解,翻来覆去看不懂也看不明白的东西。但这无伤大雅,文中的基本意思我理解了,不然怎么会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呢? 马云之于杭州,最大的标识意义,在于他在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的冲动。没有当初的敢想敢说敢干,又何来阿里巴巴的平地崛起、
刘亭:参与撰写《读端》的三点想法
刘亭 | 2025年01月13日
新观察系列#总1212 “2025年1月9日,潮新闻创作者生态扩圈大会在杭州举行。本次活动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指导、潮新闻客户端主办。来自五湖四海的各领域创作者、平台机构代表、行业专家、媒体代表等近300名嘉宾汇聚一堂,共同见证潮新闻开放式内容生态的活力,为2024年创作者的高光时刻喝彩。以下为我的获奖感言……” 2025年1月9日成稿 ▼谢谢大会主办方的盛情! 退休多年以后,能应邀参与主流媒体潮新
刘亭:对修改完善某省《发展规划条例(草案)》的意见建议
刘亭 | 2024年12月24日
新观察系列#总1211 “ 12月17日下午,有幸去参加了一场某省发展规划立法的座谈会,谈了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现发布于此,以求教于方家。 ” 2024年12月17日成稿 ▼ 限于时间,对于新出《条例》好的方面就不说了,仅从修改完善的角度,谈点不成熟的意见建议,供参考。 一、本法规调节、适用对象的内涵和外延一定要非常明确。目前草案文本的题目是《发展规划条例》,但文中第二条前款说了“本省行政区域内发
刘亭:“千万工程”之我见
刘亭 | 2024年12月06日
新贯彻系列#总1210 “ 日前有幸参加了一场“千万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的情况介绍会,了解到了工程实施20年来的诸多最新进展,受教良多,也借此谈了一些个人的思考和体会…… ” 2024年11月30日成稿 第一,作为一名浙江本地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作者和研究者,对“千万工程”、乡村振兴谈点个人思考和体会。 “千万工程”能成为全国的示范,虽然是当
刘亭|“龙港现象”:基于要素市场化的“精兵简政”
刘亭 | 2024年11月28日
新贯彻系列#总1209 “8月下旬,温州龙港市的党政领导来到杭州,就他们将要接受主流媒体采访而准备的一个文案,征求了一下意见。我有幸参与,谈了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现将发言实录发布如下,并根据中心意思取了一个题目。” 2024年8月22日成稿 接受主流媒体的采访,要播出45分钟,已经是很长了。但要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还得要非常概括、非常生动,不能长篇大论的“作报告”。最好就几句话能道出要害,咬住“
刘亭:“创新浙江”和“三个发展”
刘亭 | 2024年11月25日
新观察系列#总1206 “科学发展”是主题,是发展的目标要求;“转型发展”是主线,是发展的基本路径;“创新发展”是主旨,是发展的不竭源泉。三者互为依存、彼此促进,共同推动着整个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024年11月10日成稿 近日,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围绕着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重要指示精神这一主题,用两天时间深入高校院所、高能级科创平台、重大产业项目和民营企业开展
刘亭:行胜于言 法大于权
刘亭 | 2024年11月05日
总1202 #新观察系列 “只有在铺天盖地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会议、文件、讲话、表态过后,动真格地去把那些真正能起到风向标作用的典型性事件切实处理好,才能给全社会树立起“徙木立信、一诺千金”的政府公信力。恰如改革是“刀口向内”的作为,有鉴于这类事件的利益相关一方是“体制内的”背景,因此成效的好坏,又全取决于以下八个大字:“行胜于言,法大于权”!“ 2024年9月30日成稿 关于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
刘亭:人文是第一生产力?
新观察系列#总1205 “因此‘三个创新论’的底层逻辑是:人文创新带动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激活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再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大飞跃。”或许,也可以这样来比附理解: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相比,制度更是第一生产力;但和制度第一生产力相比,思想的解放、人文的进步,或许才是更为根本、更为渊薮的“第一生产力”……” 2024年10月27日成稿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揭晓,他们是:达龙·阿西莫格
刘亭:回望与寄语——接受《浙江经济》办刊40周年纪念活动采访
刘亭 | 2024年10月29日
总1201 #新观察系列 “倏忽之间,《浙江经济》已经办刊40年周年了。因为和杂志社的一段“交集”,以及作为“浙经时评”专栏作者之一的一段“缘分”,我有幸成为纪念办刊40周年活动中视频采访的一个对象。现将有关文案记录如下,以为渊薮,最终以播出版本为准。” 2024年8月16日成稿 1 问:《浙江经济》办刊已经整整四十周年了。本来这只是一本浙江省计划与经济委员会的内部刊物。但从您到任开始,杂志社独立
刘亭:“聚焦人工智能”之随想(提纲)
新观察系列#总1204 “ 有幸参与一次学术沙龙的研讨,主题是“聚焦人工智能” 。在专家大咖的演讲之后,有感而发,谈了三点自己的想法。 ” 2024年10月19日成稿 一、聚焦人工智能的当代数智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老“三化归一”: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 2、新“三化归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新型市场化=现代化。 3、21世纪新现代
刘亭
583篇文章 3天前更新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