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摘要】合法开发、合理开发、合力开发,重在合力开发; 启动开发、滚动开发、带动开发,重在带动开发; 空间开发、产业开发、人力资源开发,重在人力资源开发。

 

 

 

 

旧文新发 

 

实质性推进转型发展

——对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的若干思考

(之八)

 

上接之七)

省里“十二五”实施的举措归纳为六个,有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带、构筑产业集聚区,然后是中心镇、重大项目、改革试点、十大惠民安民工程,等等。到目前为止,省里的《基本思路》还定下来“八大战略任务”,但实施的抓手就是这六件事。这当中起码有三件事是跟空间开发都有重要的关联,当然也可以包括重大项目和“十大工程”,那些就显得间接了一些。

我们近期承揽了一些空间开发的规划。譬如产业集聚区,全省若有14个的话,加上一个总体规划,大头是我们院来承担的。海洋经济发展带的规划也是交由我院编制的,因为国家发改委的调研组还没有来,这个规划一时还没有获准,但年内我想将之上升为国家战略,大约还是“有戏”的。事实上,跟海洋经济发展带相关的七个设区市,或许还会编制海洋经济发展带某市的子规划。我们参与了大量的规划编制工作。这里面要注意什么问题呢?那我就讲“九个开发”。

这些话不是什么新东西,还是我2008年年初的时候,跟着省委赵书记到台州去看了头门港,去看了三门的围涂后说的。其实赵书记那次调研的主题,是即将召开的省委全会要通过的关于全面改善民生的《决定》。结果台州市的领导也不甚了了,领去看的都是围涂造地成陆、沿海大开发的那些活儿。看完了以后要座谈,赵书记让我先“说一说”。省政府这边只叫了省发改委,委里安排的是我“出动”,我也“就开发论开发”地说了一通。没想到一口气讲了“九个开发”,赵书记都记下来了,切入正题前还都重述了一遍,弄得我反而坐不住了。不过是“随口荡荡”的说辞,领导还真的虚怀若谷,都当回事了。

“2008年2月19日下午,临海市国际大酒店二楼议政厅”。参政议政的“议政”,这个名字取得有点意思。我说,“这次有幸跟随赵书记到台州来进行关于全面改善民生的专题调研。”这句话是我后加的,否则当时的背景都不清楚了。“看了两个新农村(全面小康示范村)、两个开发新区(三门滨海新城、临海东部区块)、一个大项目(三门核电)、一个大企业(吉利集团)、也算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了(登上了‘江南长城’)。”“总的感觉是,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势头很好,各项工作都很得力,特别是沿海产业带进入了一个大投入、大建设、大开发也是一个大发展的新阶段。

后面就切入我发言的正题,对沿海产业带的开发建设谈了系统的意见。总共三组开发,每组三个开发,三三得九,“三九胃泰”。

第一组是“三合开发”,也即“合法开发、合理开发、合力开发,重在合力开发”。首先是“合法开发”。我们这种大规模的劈山填海,围涂造地,以及相应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发,涉及到海洋、土地、资源、环保、生态等多个法规,如何能在学法、懂法、用法的前提下顺利地推进开发,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这就是“合法开发”的意思。

我们大家编规划也要注意这个问题。我们编的这种开发性的规划,必须跟哪些部门、哪些规划要进行衔接,要达成一致,一定要做到“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我对地方上发改委的同志们也说,牵头的活儿不是那么好干的,规划文本出去,所有的程序都要到位,该按牛头喝水的还要喝。早喝晚喝都要喝,不如早喝。所有这些有权参与审批的部门,都要书面的态度表示:“衔接过了,没有冲突”。好了,你们把定心丸都吃了以后,再正式报给政府。

14个产业集聚区的规划,现在省发改委要陆续组织进行审议了。我提醒地区处的同志,说地方上的这几个部门都要他们把手印按过来。第一个是规划建设部门,第二个是国土资源部门,第三个是海洋主管部门(有围海用海内容的),第四个是环境保护部门。这几个部门都“点头OK”了,你温州市发改委再把产业集聚区的规划文本报上来,否则的话我就“不予受理”,因为前提条件不具备。先前有矛盾自欺欺人地“绕着走”,到最后上省里各相关部门都参加的规划协调审议机制时,就“七嘴八舌”地说个不停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我这个人奉行的原则就是“清清楚楚办事,明明白白做人”。不要“忽悠”,也不要“矛盾上交”,该是谁家的孩子就谁家抱,权利和责任相统一。我们作为综合部门,要海纳百川、从善如流,你的权力就是综合协调,而不是包打天下。程序到位才受理,这叫“依法行政”,不是“卡拉OK”。关键是我们自己要想明白,应该做什么规矩,怎么样才算是到位,然后昭告天下、一体执行。这就是“合法开发”,我多说几句。

其次是“合理开发”。当下最大的道理就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论,就是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科学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型社会”或谓今年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再三强调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背景下,如何能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赢得最大的科技、人文和经济的附加值,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这就是“合理开发”的意思。

我们现在就是要淡化“增长”,强调“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但这个发展指的是“科学发展”,“硬发展没道理”。一定要把这个道理想清楚。符合科学发展的,我们的发展规划在编制执行的过程中都要支持你;不那么符合科学发展的,我们的发展规划要想方设法把你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而那种以大量耗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硬发展”,我们就应该遵循独立、科学、公正的原则进行抵制。这就是合理开发。

最后是“合力开发”。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我们各级的四套班子、政府的各个部门、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大众传播等等,还要形成一个合力促开发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对此,不但大家要知也要言,更要行。知易行难,历来如此,所以我们特别强调的是“重在合力开发”。我们现在的这种开发活动,本来也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剩下的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不要事事都从你的部门利益、你的小团体利益出发,老是有一些“歧义”,老是有一些“杂音”。意见可以充分发表,一旦启动了还是应该形成合力,合力开发。

第二组是“三动开发”,也即“启动开发、滚动开发、带动开发,重在带动开发”。这也是不久前我在《今日浙江》的“浙经时评(济时彦)”中再次引述过的。

首先是“启动开发要快”。长短结合,先易后难;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面上布局,点上突破。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都到实地去看了、听了,也在多个重要场合讲了,剩下的就是要扎扎实实地推进。包括去年的全省经济会议推出、后来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也都写进了的“四大”(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重要的都是抓落实。环杭州湾和温台沿海产业带从北到南,一路下来,包括金衢盆地的低丘缓坡中心开花,许多重点区块的开发都已经实质性地启动了,有的已经是建设“熟地”在手,开始大规模的招商引资了。对此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启动开发要快。

其次是“滚动开发要谋”。这些大片的围涂地势开阔,可以依托港口,大进大出,条件极为优越,是干大项目、上大企业不可多得的优质资源。俗话说,一口吃不成胖子,在一时还无法引进大项目、大企业的当下,可以按照“多功能厅”的思路,今天可以是讲堂,明天可以是餐厅,后天又变成了联欢的场地,什么时候要办一个鸡尾酒会,在那里举办也是可以的。按此思路,可以先由政府和开发区作为主体,兴建多层厂房,包括可拆卸、可回用的钢结构厂房出租,上一些轻加工工业,甚至是装备制造业。从而在不耽误眼下发展的同时,为今后引进大项目、大企业留有足够的弹性空间,对此要早有谋划,以免事后造成遗憾和被动。

为此,要求我们对现有的土地管理制度进行必要的创新。像过去那样“刀切豆腐干”,一小块一小块的,一家家都分光吃净了,动辄30年、50年、70年的,那你以后怎么办?到时候大项目找上门来怎么办?就不干了,就放弃了?如果硬要搞的话,那就只好倒过来,政府去向他赔不是,他在那里向政府索要天价。届时人家“牛”了,政府却成了“臭狗屎一堆”。最后怎么办?你政府不放血,我能便宜了你吗?

所以对这种资源,政府不动点脑筋,规划不进行控制,“退出”没有一个机制,最后也是一个“转头空”。那“滚动开发”的模式就比较主动了。如果有盈利的空间,人家真的要来,我们厂房、设备都在这里,租金可以从优。你搞钢结构的厂房才叫妙呢!按照循环经济的观点,到时候都可以回收再利用,都可以加工再制造。“滚动开发”要能滚得起来,像我们现在这样的土地利用制度,只有使用权的30年、50年、70年的“买断”,却不时兴短期灵活的出租,结果是“一动一个死”,最后“死蟹一只”。那些豆腐干大小的建设用地,最后都变成了“眼中钉、肉中刺”,看起来不是“病”,疼起来还真要命。

最后是“带动开发要实”。我强调的是“重在带动开发”,为什么它才是“为重”的呢?因为一个区域开发演进的大脉络,历来总是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再由增量带动存量,新城带动老城,腾笼换鸟,脱胎换骨;或谓省委、省政府再三再四强调的转型升级。有关的思路和要求,领导们也都有提出,但由于我们的体制是部门林立,分兵把口,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因此,想带动,说带动,结果也很有可能“带而不动”。最后还是新业和旧业、新城和老城“两张皮”,桥归桥、路归路,并不能以新业的发展来优化结构,以新城的开发盘活全局。正是由于“带动开发”事关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全局,因此要特别加以强调。

第三组是“三对象开发”,也即“空间开发、产业开发、人力资源开发,重在人力资源开发”

首先,空间开发和产业开发要一体化。城市化不能唱“空城计”,工业化不能搞“星火燎原”。以转移转化农民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要和“高、好、低、少、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劳动力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良性互动。

其次,产业开发要体现“转型升级”不能再是“萝卜快了不洗泥”,招商引资“有奶就是娘”。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研究区域化的产业政策,设定市场进入的“门槛”,形成有利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最后,注重人力资源开发事在人为,高水平的开发活动,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不但要“借力”、“借势”,还要“借才”、“借智”。磨刀不误砍柴工,要舍得在思路深化、规划优化、前期工作细化上下功夫。大开发需要人才的大投入,要培养、引进一大批“管用”的人才,首先是要“用好用足”现有的人才。人才的棋子走活,开发的局面才能激活,因此我特别强调“重在人力资源开发”。

我们现在搞的这种大规模的开发活动,实际上是既开发了空间,也是开发了产业。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一个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不要认为我们面对的开发对象,仅仅是现实和物质的,还有一个精神和人文层面的,那就是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世上万物,皆在人为。高水平的开发活动,不但要“招商引资”,更要“招才引智”。

讲到这里,我自己想到的,跟我们“十二五”规划有关的五个问题,就讲得差不多了。第一个是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怎么来把握、来研判;第二个是这一阶段的规划主线怎么去抽象、去明晰;第三个是这一阶段的发展目标,特别是三产和城市化比重以及居民收入增幅这三大目标,如何来合理分析、合理确定;第四个是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综合性抓手,能起到举旗抓纲、纲举目张的作用;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就是,在推进最实的大开发举措的同时,要注意防止出现什么问题,怎样才能把准正确的导向。以上都是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讲出来也是为了求教于大家,希望大家多加指正,仅供同志们在从事“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和业务工作中参考。

谢谢大家!(全文完)

点击阅读:

对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的若干思考(之一)

对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的若干思考(之二)

对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的若干思考(之三)

对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的若干思考(之四)

对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的若干思考(之五)

对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的若干思考(之六)

对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的若干思考(之七)

 

 

——成稿于2010年5月31日

 
话题:



0

推荐

刘亭

刘亭

542篇文章 4小时前更新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文章